《跨越山海的家书》,鲜为人知的潮汕侨批故事-潮汕历史笔记!

▼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期间参观了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和侨批文物馆等处,强调要保护好“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组走访江门和汕头等地对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进行拍摄。
纪录片以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为载体,讲述鲜为人知的侨批故事,追忆华侨先贤历尽艰辛、艰苦创业并回馈桑梓故土的历史记忆。通过对“侨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向观众展示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海口埠,始建于1853年,最早漂洋过海到各地谋生的江门人大多是在这里的码头搭乘驳船,到广海湾换乘大船去到海外。
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丘陵起伏宽广地区,分布着1833座兼具防御和居住功能的碉楼。
从2000年起,开平碉楼与村落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走进一座座久未打开的碉楼,人们竟然发现了一批又一批遗落的家书、汇款单据,数量十分可观。
它叫银信,也叫侨批,曾长久地存在于沿海侨乡社会。2013年,广东和福建两地保存的16万多件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教授 刘进:所谓侨批,就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侨汇凭证和家书的一个统称。因为在以前,金融、递送的渠道、邮政这些还不够发达,所以华侨在国外还是主要依赖民间的递送渠道,把钱寄给家乡、寄给家人。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殖民者们长驱直入。他们与统治者、地方势力相勾结,诱拐、哄骗,甚至暴力要挟沿海地区贫苦农民签订不平等协议,作为契约劳工踏上远赴美洲、大洋洲的漫漫长路。
图:这一时期,契约华工常被人称作“猪仔”
为控制华工自由、节约运营成本,雇佣契约华工的农场、庄园或者矿山会发行一种仅在内部系统通行的私钱,人称“猪仔钱”,用以抵扣工资。
因此,能够寄钱回家赡养家人的“猪仔”劳工并不多。

银信就是从“卖猪仔”逐渐慢慢出现。

在外打拼的华人华侨把对家人的嘱咐装进封里,把钱款数额写在封上,然后托“水客”带回故乡。

图:
银信
”,在广府地区也有独特的称谓。
因为他们经常挑着箩筐或背着布囊,穿梭各地派送银信,犹如一匹巡城的马,故被称为“巡城马”。


不单单只是家书,还有其他的杂物或者杂货在里面。

何分配、叮咛孩子要好好读书等。



生活的艰辛让他深切意识到,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根本无力庇护国民,在外打拼的华人只能抱团取暖。
一位企图入境美国的中国人因为使用伪造的夏威夷出生证明,被旧金山移民局抓捕并且受到拘禁,这个人就是孙中山。

他发动关系网,上下疏通,联合其他侨领聘请律师,起诉美国当局,终于解救孙中山脱困。

“洪门筹饷局”,对外称“国民救济局”
“洪门筹饷局”成立一年后,共筹
得40余万美元,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经费来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一场旨在推翻封建专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大革命在全国蔓延开来。

海外华侨得知国内革命胜利的消息后,寄往家乡的侨批
这封辛亥年九月初七,由菲律宾华侨寄往家乡的侨批,距离武昌起义爆发仅过了短短18天,可见海外华侨在得知国内革命胜利的消息后,是多么急切地想将喜讯尽快传递给国内的亲友。

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助,成立的革命组织兴中会、同盟会,主要骨干成员都是华侨。
还有很多的海外华侨,专程回国参加革命起义。这些事实都充分印证了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华侨是革命之母”。

“吾乃不求做官,只图革命成功,建立民国,中华振兴。
赤子报国心切,日后有何吩咐,聆听指拨,侨胞尽力效忠。
”

由华侨和港澳同胞捐助建立的台山市第一中学
而开平华侨家庭大多富裕,因此吸引了兵匪的注意。


2013年,广东和福建两地保存的16万多件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回到故土,传递着亲情、
爱情和乡情;
讲述着华侨先贤敢于冒险,远赴异国他乡拼搏奋斗的感人故事;
记录着华人华侨历尽艰辛、艰苦创业、回馈桑梓故土的历史
记忆!
门日报、
岭南金融博物馆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