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老贫家庭靠科技 哈佛教授来台找解方
▼
“割肉救父”的孝道美德未来将不存在?长年研究医疗人类学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凯博文(Dr.Arthur Kleinman)指出,随著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孩子是否愿意照顾下一代,已经成为无法保证的未来,为了因应高龄社会变迁,他推动全球家庭关怀计画,研究如何将科技结合社会系统,改善老贫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凯博文与台湾健康运动联盟合作,了解台湾智慧医材与健康促进产品发展现状,并计画出版最新“全球健康指引”,近期正在全球各地寻求因应高龄与社会变迁的解决方案。
孝道美德逐渐消失
如何照顾好自己成为未来趋势
凯博文致词时指出,华人社会虽然有养老与养生的观念,但对于如何“照顾好自己”,还是有教育与宣导的空间。他以自己为例,已经77岁的他,目前仍热衷于教学和研究,为了维持自己健康,他每天五点起床后会运动一个小时,再开始一整天的活动。
即使他努力吃得健康并保持运动习惯,未来还是必须面对因为老化,逐渐不良于行或思路不清晰,不只他本身,老化也是每个人在未来都要面对的问题。
但“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华人社会老一辈心中根深蒂固,社会发展却导致个人独立性越来越强,对于如何运用科技让长辈晚年可以更舒适,成为现在全世界迫切研究的方向。
他以自己长年在中国观察的经验,发现孝道美德已逐渐消失,过去在农村里,大家庭会把最好的房间留给长辈,但现在长辈大多住在偏房;而他的中国朋友也普遍不相信孩子会在他们老的时候照顾他。
▲凯博文(中)快闪来台,了解台湾高龄科技产业发展现况,并分享哈佛经验。(摄影/邱璟绫)
穿戴式装置改善长照困境
期待科技帮助老穷家庭
因此,要避免社会走向关系个人化、孝道沦丧的未来,他认为要将科技发展结合适当的社会系统,让长者可以靠科技过得更舒服,年轻的一辈也可以靠科技照顾长辈。
凯博文表示,哈佛近几年开发各种穿戴式机器人,运用穿戴装置矫正中风或帕金森氏症患者的步行姿势,透过科技能让他们走路宛如常人,活得更有尊严。
会投入这样的研究也是源自自己对长照的经验,他在2000年到2011年间,照顾自己罹患阿兹海默症的妻子,日常照顾没有问题,但要抱到轮椅上或协助如厕都是挑战,在妻子生命最后九个月,他真的抱不动了,只能送到安养院请专家协助照护。
他提到,目前哈佛开发手臂机器人,可以增加手部力量高达十倍,意谓任何人都可以轻松抱起失能的患者。但凯博文感叹,富人有钱买科技产品,但最需要自己照顾家人的穷人家庭呢?
凯博文期待,将科技结合社会体系,让装置可以共享,或导入社区医疗系统,期待现在关注长照科技的业者都可以思考如何照顾穷人?这才是全球医疗必须面对的未来挑战。
▲凯博文期待高龄产业的科技结合社会变迁,可望解决老贫家庭的长照困境。(图/达志影像)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