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貢山王氏灰塑》
▼
貢山王氏灰塑
貢山王氏灰塑源於揭西縣塔頭鎮塔頭村委袁厝寮村的曾協,曾協傳林榮春,林榮春傳林自和,林自和傳揭西縣棉湖鎮貢山鯉魚溝村人王旭朝,由於林榮春、林自和等後人不再從事灰塑行業,王旭朝及其兒子王錫桅成為當代已知僅有傳人。
貢山王氏灰塑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生石灰、紙筋、礦物質顏料、鋼釘和鋼線,材料多為耐酸、耐堿和耐溫的材料,加強了雕塑的牢固性。
製作灰塑時先以鋼釘、不銹鋼釘、磚頭、銅線、鐵絲等作骨架定形,再用泥灰批底,以紙灰對骨架進行包裹,層層上灰,直至成型。最後加上一層平滑的紙筋灰並上色。整個過程要特別注意保持合適濕度。
王旭朝從業30多年,不隨波逐流迎合現代流行趨勢而改變傳統製作技藝,戶外灰塑用色可達到十幾年不褪色,擅長龍鳳、蝙蝠,還有鯉魚躍龍門時魚身龍尾、龍頭魚尾、非魚非龍狀態的雕塑。
貢山王氏灰塑綜合考慮建築結構和擺放的位置、仰視視角等,對蝙蝠的誇大翅膀、對獨角獅的誇大角的雕塑,使形象更加生動鮮明。以大自然原色來設色,紅花綠樹,使人舒心悅目。
貢山王氏灰塑在歷史、文學、藝術、科學等方面都有相應的價值和意義,在當代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方面,具有保存傳統文化,保存傳統文化特色,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為人民所歡迎,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積極作用。對於目前的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而顯著的文化意義和價值。
對灰塑工藝開展深入的科學研究,採取一些摸索和實驗方法,以解決一些灰塑工藝的存在問題,提高灰塑品質,使灰塑工藝與現代建築更好地融會貫通,也是新時代的一種新目標,現代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的體現,灰塑工藝繼續前行的切實方向。
貢山王氏灰塑的保護單位揭西縣棉湖鎮玉石村民委員會代表地方政府基層單位,為貢山王氏灰塑提供了保護傳承的基地,以及保護工作需要的機制、人員,投入了相應的人力、物力,使貢山王氏灰塑在對外聯絡、宣傳、幫助擴大影響等方面,有了較好的發揮平臺,相信貢山王氏灰塑未來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end-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揭西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貢山王氏灰塑》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