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幕后的抗震专家是这个潮汕人,他在家乡汕头建起首栋抗震楼成“中华之最”!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2018年10月24日,历时9年艰苦建设、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条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的“巨龙”创造了世界奇迹。而这项“超级工程”的背后,有无数幕后英雄,这其中就有毕生致力于“抗震”研究的潮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
 
周福霖
周福霖院士领衔的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港珠澳大桥技术团队,担纲了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采用了减隔震措施后,大桥的抗震性能从抗震烈度7度跃升至9度。这是首次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建设中应用减隔震技术,为我国大型跨海桥梁采用减隔震技术提供范例。
 

周福霖(右)在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

 

“超级工程”幕后的抗震专家——周福霖 

 

周福霖,汕头潮阳人,我国著名工程结构与抗震隔震减震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对我国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周福霖院士被誉为中国抗震的权威、现代“张衡”,除了参与港珠澳大桥这个有着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广州塔“小蛮腰”、故宫博物院、昆明和北京机场等举世瞩目的“中国造”,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如何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周福霖院士为此奋斗了半个世纪。

 

结缘地震 唐山大地震改变他的人生

 

周福霖与地震结缘,实属“偶然”。

 

1939年周福霖出生于广东汕头一个华侨知识分子家庭。上世纪50年代,在汕头聿怀中学期间,他就对数理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学校订了一本苏联的科学杂志《知识就是力量》。“这六个字一直烙刻心里。”周福霖打小喜爱动手,组装收音机,制作鸟笼,嫁接花木。他还曾发明一种海军棋备受同学欢迎。

 

1958年高中毕业后,周福霖考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土木系(现湖南大学)。这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土木工程专业之一。

 

大学期间,周福霖最注重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他总泡在图书馆,抓紧一切时间阅读专业相关的书。毕业后,周福霖被分配到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承担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负责多个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数项全国建筑结构标准设计图的设计和编制等工作。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这场毁灭性的地震,让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周福霖作为机械工业部设计院的代表,接到命令赶赴灾区考察。在灾区的三个月时间里,他目睹空前惨烈的地震灾害,在废墟间穿行,为所有倒塌房屋做记录。

 

周福霖回忆,有一次他爬到一栋残缺的楼房上面,突然发生余震。危急中周福霖紧抱着根柱子,才得以避险。废墟、失去亲人的幸存者、面对天灾的无力感,这一切都让周福霖深感震撼。让他铭记一生的是,当一位无助的幸存老人看到前来考察的专家,流着眼泪质问道,“为什么地震来了,房子都倒了?”这让周福霖觉得无地自容,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地震中房屋倒塌的问题,让每一栋房屋都是“不倒屋”。
 

在考察中,周福霖注意到在震后的一片废墟中有两幢4层高的砖结构房屋没有倒塌,而是沿着房屋底部的油毡防潮层滑动了40多厘米,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这启发了周福霖,“如果能建造这样在地面上可以滑动的房子,就能确保在地震时免受灾难性的破坏了。” 从唐山回来后,使命感让他决心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全力研究房屋隔震减震技术。

 

学成归来 再苦也要回国建安全房屋

 

1977年,在全国抗震工作会议上,周福霖根据唐山大地震的考察体会和自己的研究,结合国的研究趋势,提出了“结构消能减震”的理论和技术,这在我国是比较早的。
 

当时,这个抗震新理念受到了技术和传统思想观念的挑战。因为使用隔震技术的房屋每平方米成本会上升200元左右,设计施工难度也会增高。周福霖并没有气馁,他查阅了很多资料,做公式演算,拾起英文的学习,了解国外的相关研究。

 

1979年,周福霖决定参加机械部人员出国留学选拔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经过一年的培训学习,1981年,他选择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利用该校的模拟地震振动台等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工程结构抗震和隔震减震研究。
 

研究生学习结束后,周福霖面临新的抉择——回国还是留在加拿大。那时国的一些设备仪器尚不完善,实验所需的振动台等仪器还比较缺乏,而国外的生活条件比国内的要好许多,国内最缺乏的东西往往是国外最便宜的。

但是,面对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周福霖并没有过多的留恋,他要回国将自己曾经的想法付诸实践。”我当时老是想起我在唐山地震的经历,想起自己许下的诺言。我问自己,我要对谁做贡献?我必须要对中国人做贡献!”就这样,在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周福霖带着整整13箱书本和资料,毅然回到祖国,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洒在了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

 

1984年,周福霖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在中国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担任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主管全院土建设计与研究工作。两年后,选择到广州参加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的筹建工作,担任土木系主任、学院副院长,他一面承担教学任务,一面坚持做学术研究,探索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结构抗震新技术。

 

1985年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他提出了“房屋隔震消能新技术”的理论,创立了“房屋减震控制新体系”。他首创的“多层房屋隔震”新技术,开创了我国的工程结构抗震新途径,也开辟了从传统抗震技术拓展为新型的隔震减震技术的新领域。
 

“一炮而红” 建造首栋抗震楼成“中华之最”

 

在汕头市金平区陵海路38号,有这样一栋住宅楼,它四周悬空于地面之上,仅靠23个隔震橡胶支座支撑着它庞大的身躯。这座与众不同的大楼,是一项国际国内知名的隔震试验工程。

 

这栋楼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和周福霖有着密切关系。
 

1993年,周福霖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并跟踪国际先进的防震技术,率先将隔震技术大胆应用于民用建筑,在汕头市建成中国首栋采用夹层橡胶垫的8层隔震住宅。

 

这栋住宅对比传统房屋,将地震反应降低至1/4~1/8,大幅提高房屋安全性。住宅建成的第二年,台湾海峡就发生地震,汕头受到影响,但这栋隔震住宅的人在地震发生时几乎没有感觉,而其他未采用隔震技术的住宅,则晃动得很强烈。”周福霖的隔震理念首次在中国的大地上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由于显著的减震效果,这栋建筑后来一度成为汕头卖得最贵的房子。
 
由此,周福霖的的隔震减震建筑“一炮而红”。该隔震建筑被誉为“中华之最”,被联合国工发组织专家评价“是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同年,联合国工发组织在汕头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向世界各国推广隔震技术。

 

推广技术 中国采用隔震技术建筑数量世界第一

 

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隔震技术,1994年,周福霖倡导在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建立以隔震消能与减震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工程抗震研究中心,2000年合并组建广州大学后,该中心改名为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10多年来他亲自担任中心主任,为抗震中心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带领抗震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69岁的周福霖心系灾民,仍亲赴灾区进行考察和援建,看到眼前房屋倒塌,仿佛唐山的那一幕在汶川重现了。“地震中90%的死亡是因为房屋倒塌造成的,我们保护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的人。”周福霖一直希望能够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让中国成为在地震时最安全的国家,为千万人构建安全屋。在援建过程中,周福霖将隔震技术应用到了芦山县人民医院的门诊大楼中。当芦山地震来临时,这座采用了隔震技术的大楼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倒塌,后来被称为“楼坚强”,而另外两栋因为条件有限没能采用隔震技术的大楼则受损严重。这一强烈的对比让周福霖甚是欣慰,他感觉自己当初的愿望正逐渐在实现,同时也渴望将这个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汶川地震后,周福霖(左)参加灾后重建。

“隔震工作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就能够完成的,但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周福霖深感任务的艰巨,带领着团队开展了系列的工作。

 

在周福霖的推广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3年的第一栋隔震建筑至今,二十余年来,中国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绝对数量已超过10000栋,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数字来之不易。周福霖带领团队也拿下了数十个标志性建筑与地标的隔震设计。

 

如今,已到了耄耋之年的周福霖,每天早上坚持打太极拳,晚上看新闻联播,晚饭后和青梅竹马的夫人在小区散步,几十年从不间断。

 

周福霖的团队里今天有不少年轻人,在他的影响下,也慢慢变成了发展隔震减震技术的主力军。诚如他所言,“一个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而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抗震事业,只为实现当初立下的宏愿,给千万人筑起“不倒屋”,要让中国成为地震时最安全的国家。

 

来源:南方都市报、汕头埠旧事、济震微讯、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