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现代潮剧《望海潮》在穗演出,姚璇秋亲临点赞

近日,广东潮剧院编创的潮剧《望海潮》在广东省友谊剧院上演。该剧是“永远跟党走——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大型舞台艺术精品展演”的作品之一。

 

   姚璇秋(前排左三)、陈晓琳(前排左四)和众演员谢幕

 

  当晚,87岁的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来到剧院为《望海潮》点赞。据悉,这是她第二次观看《望海潮》——2021年5月,该剧在汕头首演时她也曾到场支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传承人,姚璇秋对《望海潮》的创新与传承赞赏有加。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张培忠认为,《望海潮》将一个简单的华侨回乡投资创业的故事演绎得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充满家国情怀、人间大爱。

 

  原广东民族乐团团长陈佐辉表示:“《望海潮》的音乐、唱腔设计和音乐编配,有浓郁的潮韵,又有突破。”

 

  据悉,《望海潮》是广东潮剧院打造的潮汕题材现代潮剧,该剧依托“侨”文化,以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历史为大背景,讲述华人华侨爱国、爱乡、爱家人的动人故事。剧中,有百年华侨的奋斗史,有改革开放的变化,有“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编剧、总导演陈晓琳表示,这是一部跨度近百年的“年代剧”,“从上世纪30年代下南洋一直到2020年抗疫,以大的时代脉络展现潮人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下南洋”相关桥段

 

  创作期间,陈晓琳多次到潮汕地区采风,接触到不少改革开放历程下的真实故事,剧中男主角周兴潮的原型就是一个经历了时代浪潮的华侨,“他身上有很多时代元素,比如知青、返城、招工、下海等,于是,故事就落在这个人物身上”。

 

  剧中的潮汕元素非常丰富,比如过番、竹篮、水布、汕头大学、海湾大桥、七二八台风、牛田洋、工夫茶等,包括故事发生地的地毯厂,都属于海潮汕人一听就会引起共鸣的事物。

 

水布

 

  整出戏的第一主角是周兴潮,戏中,周兴潮的年龄段从青少年时期跨越至中老年。这对于主演王锐光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作为广东潮剧院优秀的小生演员,王锐光的代表剧目有《洗马桥》《八宝与狄青》《小宴》等。

 

 王锐光(右)

 

  为了塑造好周兴潮一角,王锐光的表演在注重生活化的同时,还根据剧情的需要,综合吸收了潮剧中童生、文武生以及老生的表演特点,以分别来表现人物青少年的纯真、阳光、上进,中老年的成熟、稳重、坚毅,以便完整呈现周兴潮不同时期的不同形象,演绎其性格的变化。

 

  是时代戏,也是个人奋斗史

 

  《望海潮》通过周兴潮一家随着国家大局的发展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以本地剧种演本地题材,一向是潮剧的优秀传统,编导陈晓琳虽然不是潮汕人,却用独特的视角奉献了一台好戏。

 

  比如剧中提到的过番、竹篮、水布、汕头大学、海湾大桥、七二八台风、牛田洋、工夫茶等元素,包括故事发生地的地毯厂等等,海内外潮汕人一听就会引起共鸣。因此《望海潮》又是一部具有浓厚潮汕文化特色的现代戏。

 

  《望海潮》既是一部时代大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个人成长奋斗的故事。

 

  借助周兴潮一家三代人的经历,来反映潮人舍小我为大我的大爱精神。第一代是周兴潮的祖父周旭海为了集体,为了救同胞,最终丧身南洋火海。第二代是没有出现的周兴潮父母,借助红花奶奶的交代,知道他们是在七二八强台风之中为了集体财物献出宝贵生命。

 

  到了第三代周兴潮,是全剧浓彩重墨刻画的人物,为此做了很多铺垫:青少年时代勇救失足掉海的泰国姑娘思琳;中老年时代将企业转产支援国家抗疫,可以说继承了周家的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在疫情下,又将这种大爱精神升华到家国情怀与家国大义,推动剧情的发展走向高潮。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新快报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