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俗语话过年-潮汕历史文化;
▼
潮汕俗语话过年
潮汕俗语话过年
潮汕俗语是潮汕方言的语言结晶,是潮汕人聪明、智慧的凸现,一句之中包涵很多内容,具有哲理性、经验性、讽喻性、训诫性、实践性。不乏丰富文化内涵的潮汕年俗活动,在潮汕俗语中也有所体现——
冬节乌,年夜苏……
“冬节乌,年夜苏;冬节红,年夜氵耽。”这原本是一句潮汕农谚,大意是:凡是冬节那一天天气不晴朗,当年除夕的天气就阳光灿烂;反之,如果冬节的天气晴好,除夕的天气就阴晦下雨。”,氵耽潮语读“多安5 ”,义为湿。
这句潮汕农谚后来转用为生活俗语,引申义是“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得必有所失”。如同“熊掌与鱼不能俱得”之义。例:某商人同时接洽两宗生意,他对认定较有前景的一宗下力气谈判,结果失败了。转而全身心进行第二宗的洽商,成功了,赚了一把。但他仍后悔第一宗生意的功亏一篑。旁人就劝慰他:“冬节乌,年夜苏;冬节红,年夜氵耽。”“冬节乌,年夜苏;冬节红,年夜氵耽”这句潮汕农谚有什么天文科学道理?不得而知。但我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观察,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屡试不爽的。但此后就不准了,例如丁亥年(2007)的冬节汕头的天气是阴天有雨,但是除夕依然是天气阴晦。显然,环境严重受破坏,积千百年经验之谈的农谚也不准了。
廿九夜借无龙巡
廿九夜,指除夕,除夕在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有时廿九,有时三十,但潮人约定俗成将“廿九夜”指代除夕。龙巡,蒸笼的潮汕俗称,可能有音无字。
“廿九夜借无龙巡”这句潮汕俗语用标准音望文生义解读:除夕没有办法借到蒸笼。这句直白易懂的俗语却有一段故事,并寄寓一定道理。
传说:古时潮汕某村有一对善打小算盘喜欢跟人借东西的夫妇。例如:锄头坏了,不买,邻居借;水车坏了,不修,邻居借。家中一套祖传下来的龙巡破了,不补,凑合着用,打算等到全坏了再找乡亲们借。终于,在有一年的廿九夜,要蒸年糕的时候,龙巡坏得再也不能用了。夫妻俩若无其事,向邻居借去。谁知跑遍整个村子,却借不到一套龙巡可用。这时节,家家户户都要蒸粿炊鱼,谁的龙巡能得空?
这对夫妻的尴尬事不久就传开了。同时也就有了“廿九夜借无龙巡”这句俗语。这句俗语的引申义有:(1)告诫逢事要先做好准备,未雨绸缪。例:“小王,你的打谷机出了毛病,要赶快修理好。不要廿九夜借无龙巡。”(2)自顾不暇。例:小林要购新房,首期付款还差5万。小陈对小林说:“小李是你的好朋友。你为什么不去向他借?”小林回答:“向小李借钱?岂不是廿九夜向人家借龙巡?”
富贵廿九夜,贫穷清明节
这句俗语的意译是:除夕的团圆饭食物丰富上乘,奢侈一点也无所谓;而备办清明节的节品就应该尽量俭省、节约。
这句俗语有一个故事由来:民国初年,揭阳一个商人的女儿嫁入农村大户人家。不久就过年,新媳妇跟着婆婆料理节务各事。这婆家家底殷实,年货办得甚丰富,不比娘家差劲。转眼是清明,恰婆婆生病,嘱咐媳妇操办节务。媳妇参照了婆婆过年时的规模备办了节品。对此,家庭里的小字辈欢欣雀跃,公婆却黑着脸,好在丈夫是明理人,理解妻子从城镇新来乍到农家,不明白农家过日子的一般规律,站出来打圆场,并开导妻子说:“富贵廿九夜,贫穷清明节。”
“富贵廿九夜,贫穷清明节”这句俗语在过去自有它的生活道理:第一,在一年辞旧迎新之际,每户人家都要图个“好意头”。张扬富贵气,因而即使平时吝啬者,此时也不会太抠了。第二,生活如一篇文章,文章里有逗号、句号、感叹号……过年是生活中的一个感叹号。一般人家平时过日子都是节衣缩食,有紧必有弛,过年放松一下,借拜神祭祖之机,改善生活,慰劳自己,是应该的。第三,一些人家有家庭人员外出打拚,过年回来团聚,家里亲人理所当然要备丰盛食物来贺团圆之乐。第四,文章里的感叹号不能太多,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清明节等过年以外的节日,只能“贫穷”度过。
这句俗语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很流行,原因是很现实。那时潮汕农村人多地少,实行公社化,收入单一,且不说很少有现金收入,实物分配也很少,到了清明节,正是青黄不接时令,一些贫困地区断粮,哪有过节的物资?
有富年,无富元宵节
“有富年,无富元宵节”这句潮汕俗语的寓意与“富贵廿九夜,贫穷清明节”基本相同,但它另有典故:清末民国初时候,南澳岛有一位黄姓前清秀才,教书为生,为人乐善好施,颇受时人敬重。但其缺点是对家人太抠(他带领家人节衣缩食,省出生活资源接济需要帮助的人)。有一年元宵夜,他吃完晚饭动身到邻乡去看戏,走到半路回望自己村庄,发现自家烟囱冒烟,以为是火灾,急匆匆赶回家来,推开门发现是几个儿媳妇趁他出门,偷偷在焖干饭。他勃然大怒,以为有违家规家训,第二天,责令几个儿子都将自己的妻子休回娘家。这几个儿媳妇中,有一位的娘家并非省油的灯,她的父亲将黄秀才告上官厅,说黄秀才虐待儿媳,连元宵节都不给她们吃饱饭。黄秀才对簿公堂,自知理短,却也强词夺理,说道:“有富年,无富元宵节。”言下之意,一年中只能过年吃饱饭,其它的节日也甭想能改善生活,所以媳妇们耐不起饿,瞒着他焖干饭吃,就是一个“错”字。黄秀才在这件事上的确不占理,但他的主流人品是优秀的,官民人等都敬重他,社会各界人士都出面调解,让黄秀才收回家长成命,一家重归和谐。这件家庭纠纷圆满解决了,但黄秀才说的“有富年,无富元宵节”这句话却传开去,演绎为俗语,赋予一定的文化含义。
廿九夜粞“胡”“胶漏”粿
潮音的“胶漏”(ga1lao8),义为遗落。粞,潮音读coi3,米粉末。“胡”,可以盛细微东西的浅圆型竹器,有音无字,粞“胡”,制作粿品时的重要盛器。
“廿九夜粞‘胡’‘胶漏’粿”这句俗语有典源故事:清代年间,揭阳榕城北门外有一个10余岁的孤儿叫鹅仔,守着父母留给的一小套房产,别无其它经济来源,只能靠乞讨为生。邻居阿婵婆,居心不善,一直觊觎鹅仔的这点祖遗财产,可惜无从下手,于是时时窥测方向,以求一逞。终于,被她逮到机会了。那年除夕,她在料理祭祖事务,把一“胡”红桃粿装到祭祀的专用器皿“桶盘”里,剩余两个在“胡”里,“胡”置放在“胡”架上,“胡”架置放在与鹅仔共用的天井。过了一会儿,鹅仔路过天井,正饿急,见“胡”架上的粞“胡”里有两个粿,一时无过多考虑,抓起来就吃,被阿婵婆瞧见,大叫一声,跑过来一把抓住他,带到县衙来见县官。县官心情好好正准备与一家人吃团圆饭,忽见衙门前鼓响,赶快吩咐差役升堂侍候。公堂上,鹅仔承认吃了阿婵婆两个红桃粿,但他以为是阿婵婆“胶漏”的。阿婵婆抗辩说:“廿九夜的‘粞胡’怎呢有‘胶漏’粿?”廿九夜的“粞胡”的确大多无空闲,都装粿,粿各有主。县令叱阿婵婆:“这两个粿值得来击鼓告状吗?”阿婵婆答:“大人,两个粿事小,事大的是这小子是惯偷,我家里先后被偷了一大笔金银,一次见证百次,定是他偷的,要用他的房屋来赔我。”县令即命差役前往鹅仔家中搜查并走访三邻二居。不久,差役回衙门回复县令:鹅仔家无长物,三邻二居都不觉得鹅仔会偷东西。县官心中有数,在状纸上批下这么几句话: “廿九夜粞‘胡’无‘胶落’粿,廿九夜邻家小孩莫饿死;小孩若偷得巨财,怎么今日贫如洗?” 然后责骂阿婵婆是刁民,不仅没有半点恤孤怜幼之仁心,还企图凌弱霸占财产。县令说:“若不是在逢年过节喜庆之时,定打你五十大板以示惩戒!”阿婵婆吓得连连叩头求饶。县令最后还送给鹅仔一点慰问金,让他过个好年。
廿九夜粞“胡”“胶漏”粿的案情很快在揭阳传开,人们赞誉县令贤明,谴责阿婵婆无良。鹅仔的邻居们也开始反思、自责对鹅仔的漠不关心,都主动向鹅仔送温暖。
这句俗语后来被引申应用,喻义为讽刺贪小便宜者。例如:某甲经过荔枝园,出来时,手抓着几颗荔枝,守园人某乙上前交涉。某甲说:“我没偷,是从地上捡的。”某乙冷笑道:“廿九夜粞‘胡’‘胶漏’粿?”
廿九夜加仔饿死父
加,此处潮音读ɡê1,义为“多”。“廿九夜加仔饿死父”这句俗语的大意是:儿子虽多,但他们对其父亲的赡养问题都无责任心,互相依向,导致廿九夜父亲被饿着也无人来顾管。饿死,在此处是夸张的说法。
这句俗语的典源是:古时候,地处榕江畔的鱼米之乡渔湖村,有一个靠勤耕力作而积攒了一份产业的老农民,名叫林老实。林老实夫妇生养了三个儿子,好不容易把他们拉扯大,都为他们置了家室,又将产业三一三十一分给他们各立门户过日子。老夫妇自留下不到一亩之地自种自食。
自从分家之后,儿子们很少过来看望他们,尽管都在同一个村子里,相隔不远。初时,俩老尚且轻健,老汉理农事,老妇理家务,自给自足,并无不便。渐渐的,俩老年高体弱,很多活儿干不了,很希望儿子、儿媳过来帮他们一把,但这合理的要求往往成奢望。那一年,老妇撒手先走了,剩下老汉的日子更艰难,老汉一辈子主农事,不谙家务,连饭都煮得不好,每日好好歹歹塞饱肚子算事。转眼到了除夕,老汉满怀希望地想:大年大节,总得有个儿子来接他去过年吧。于是,晚饭无做,心痴痴巴望着儿子的到来。谁知,辞旧的爆竹响过很久了,不见有人来。当时正风雨交加,老汉想,或许儿子们为他着想,怕他淋着,等一会吃完饭再带好东西来给他吃。老汉不失希望,和衣斜躺在床上,候待叩门声的响起……老汉恍惚间,但见儿子们都来了,带给他好多佳肴美味,老汉美滋滋地享用着,但肚子像个无底洞,越吃越饿……忽然一个激灵,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老汉饥肠辘辘,只好强打精神起来淘米做饭,一时悲愤从中来,仰天呼叹:“加仔饿死父呀!”悲哀声中,门被撞开,一条汉子挟着风雨而入。老汉惊喜地发现来者是十多年前收养的流浪儿阿保。阿保是孤儿,十多年前饿昏在田间小道中,是林老实救了他并收养他。林老实老夫妇视阿保如同己出,关爱有加,但他们的三个儿子不容他,常在背地里欺负他。为不给这个家庭制造矛盾,阿保在这个家庭生活了两年之后,选择了悄悄离开。阿保又浪迹四方,直到一年前才尘埃落定,在距渔湖村三四十里处的一个小村落被一户小康之家招婿入赘。生活有了着落的阿保就关心起林老实老夫妇的情况。探知了老人的现状之后,阿保甚是挂怀,转眼是除夕,阿保了解老人三个儿子的德性,唯恐老人大年夜孤苦无依,于是备了满满一春木盛食物,冒着风雨走了三四个钟头赶来与老汉一起守岁。
年过后,阿保在岳父一家的支持下,决定接林老实来奉侍。此举在林老实家族引起千层浪,这犹如给这整个族群一记狠狠的耳光。族长出来反对拦阻。但老汉受虐待是不争的事实,“廿九夜加仔饿死父”的故事越传越远,身为一族之长对此难辞其咎。族长羞恼之余,着令林老实三个儿子前来祠堂接受训戒。林家三个儿子羞愧难当,为了挡一挡羞,都把责任推到自家老婆身上。老大说:“我是想过去照顾父亲的,但老婆阻止我,说是天气冷,又下着雨,你有二个弟弟,他们比你年青,照顾老父的事,该他们去。怪我一时糊涂,听了老婆的话,终于没有动身。”老二说:“我要出门时,老婆说,你上有兄,下有弟,父亲众人有份,凭什么该你去拚长光?我一时觉得有理,也就无动身。”老三说:“我在准备带些东西给父亲时,老婆说,你顶头有两个哥哥,凡事要由兄长行头前。你父亲此时该吃他们送的东西,吃饱了。我以为二个兄长一定有给父亲送吃的,就无去关顾了。”在社会舆论的作用下,林老实后来的赡养问题得到改善。而“廿九夜加仔饿死父”的故事越传越远,成为潮汕人孝道教育的反面教材。这句俗语使用率很高,一般缩成“加仔饿死父”。在社会生活中也常有引用,喻义为“人多互相推诿责任”。例:某工段长安排四名工人集体去完成一个工作面的任务,本来预计一天能干完的事,却完不成一半任务,工段长气愤地说:“加仔饿死父!”工段长采用量化承包的方法再派二名工人干,结果半天就完成了。
新正如意,橄榄粒来试
“新正如意,橄榄粒来试”这句俗语,是一句少儿们在春节期间说的俏皮话,并无什么喻义,但这句俗语有典源,并且潮人在春节请人吃橄榄这习俗也有故事来由。
老一辈潮汕人请人吃橄榄不说“请橄榄”,而是说“请利市”。而原版的“利市”是槟榔。槟榔被雅称“利市”有故事:古时候,潮人喜欢嚼槟榔,槟榔有消积、杀虫、下气祛湿的功用。某一年,有一个来潮经商的北方人,不适南方水土,患了水肿脚气症,很是痛苦。他的潮人合伙人懂医术,请他嚼槟榔,他不接受。这位潮商耐心向他解释:“这槟榔利湿。”他最后试了,果然不爽,病症逐渐痊愈。北方商人推崇槟榔,也像潮人一样请客嚼槟榔,并忘不了介绍,“这个利湿。”北方人说的是国语,“利湿”与“利市”谐音,不知是有意或无意,有人就把“槟榔”叫“利市”,很快传开去,成为潮人的吉祥食物(“利市”出自《易》,指买卖所得利润,也有吉祥、吉利的义项)。
抗日战争之后,潮汕的槟榔渐无,橄榄代之。所以老一辈潮人称橄榄为“槟榔”或“利市”。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备有一盘橄榄,对上门拜年者,必捧出这盘橄榄“请利市”。
潮人在正月头这几天的禁忌很多,其中有一条是:不能打骂小孩。有顽皮的孩子就利用这“优惠政策”干些出格的事。“新正如意,橄榄粒来试”的俗语就是这“优惠政策”的产物。据传说:民国初,汕头老市区镇邦街有家钟表眼镜行,老板的父亲喜欢鼻烟,那时吸鼻烟是有身价的标志,所以谁也不能去动老人的鼻烟。老人的调皮孙子阿光却向邻居几个小朋友打赌他一定能动祖父的宝贝。那年正月初一一早,他给祖父拜年:“阿公,新正如意,鼻烟给我试!”说罢,一跃而上,伸手到祖父的鼻烟碟里一蘸,然后,举着手指去向邻居的小朋友们显摆。祖父心痛,却又发作不得,当得知孙子冒犯他的动机时,更是转怒为喜,道:“我这孙子机灵,有前途。我有赏。”这故事传出去,成为激励孩子们多思敢为的蓝本。后来的孩子们,大多喜欢在春节跟祖父开玩笑:“阿公,新正如意,橄榄粒来试!”虽已无新意更无创意,却也百玩不厌,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行孝走仔初一、二……
俗话说:行孝走仔初一二,不孝走仔神落天,无贴无缀元宵过。这句俗语的大意是:孝道的女儿正月初一、初二回娘家看望父母;不孝的女儿待到正月初四神明落天那天才来看父母,不是自己生的(无贴无缀)女儿等到元宵节后才回家看看。典源是:民国初年,杉排路仁发商行的老板有5个女儿,2个是结发妻子杨氏生的,2个是继室林氏生的,一个是朋友所托收养的。林氏所生的女儿很孝道,每年正月都是初一、初二带着丈夫回娘家看看,来时还买来一大包糖果饼干分发给左邻右舍,表示她们不忘厝边头尾的情谊。还给侄儿们发派红包。杨氏所生的2个女儿,约定每年正月初四才来娘家,来时无手伴,更无给侄儿派红包,白吃了一顿“日昼”就走。那个养女,每年都要到元宵后才来,来了也是白食白拿。于是厝边头尾就总结出上述三句话,传之久,便成俗语。俗语一传,成为警句,汕头的女儿们为了争做孝女,就力争在正月初一、二来看望父母。
正月囝婿 二月韭菜
囝,潮音读gian2。囝婿,潮人对女婿的俗称。
韭菜,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叶细长扁平而柔软,翠绿色,分蘖力强,夏秋抽花茎,顶端集生小白花,伞形花序。种子小,黑色,按供食部分不同分根韭、叶韭、花韭和叶花兼用韭等类形,经软化栽培成韭黄,性喜冷凉气候。潮人多食用叶韭、花韭、韭黄。“二月韭菜”,指的是叶韭。早春二月,是叶韭肥盛的季节,有郑板桥的诗句“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为证。
潮人认为:早春二月的韭菜,是物象世界的一道景观,与这道景观等量齐观的是“正月囝婿”。原因是,为女婿者,必在正月里(一般在元宵节前这段时间)上老婆的娘家拜见岳父岳母,一定要穿戴得光鲜漂亮。在聚族而居的乡村,正月里的村头巷道,时时可见衣着亮丽、挑着大春木盛的外乡男子,不消说,一定是某某家的女婿来叩见岳椿萱大人了。这是潮汕乡村一道人文风景线。
对于穷人来说,“正月囝婿”是一道难关。他们害怕势利的眼光戮穿其脊梁,更害怕囊中羞涩连一套“囝婿衫”都无法置办。笔者在40年前是一个农民,最好的家档是一套卡其中山装,平时在田野里劳作穿不上,留在过年过节穿。然而离过年时间尚早,却已有农民兄弟来先定借,作为“正月囝婿”之服饰。这种现象至今依然存在:今年初,一位来汕打工的饶平县农民向笔者倾诉:“正月囝婿”是他最难堪的一件事。每年的正月初二,他们3个同襟兄弟都要到岳双亲大人家作揖行礼。襟兄襟弟是大款,给丈人丈母娘的压岁钱一出手都是以万计,唯他是穷打工的,只能是站在一边陪小心,尝够泰山大人的白眼,听够岳萱大人的冷言冷语,更听烦了妻子背后的伤心饮泣。笔者愤愤地怂恿他:“干脆不去了!”他说:“不能不去,人情紧如生债。”
笔者愿“正月囝婿”这道潮汕人文景观不断增添亮色,但不要再难为穷汉子。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