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口头禅,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文化-潮汕历史文化;

潮汕人的口头禅,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文化


银子作为货币普遍流通是在东汉时期,而真正在民间使用是在唐朝,并逐渐成为通货,长达千年之久。中国的银子文化源远流长,在潮汕地区有着深深的烙印,日常语言交流常体现出这一点:“一斤鱼多少银?”最有代表性的是潮人把“一元”称之为“个银”。而遍布潮汕各经营场所的“收银台”,确实证明银子作为货币流通的惯例依然在持续。

-潮汕历史文化;

生活中,潮人“钱”、“银”是并列使用的。如“番畔钱银唐山福”、“钱银知寄人知返”、“钱银出苦坑”这些潮味十足的俗语中,钱银连缀成同义复词。

当然,在一些约定俗成的俗语中,钱银就不能互替使用。潮汕婚嫁习中,“行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男方要向女方送金银、纳聘金,这礼节潮汕人也称为“掼银”,却不能称“掼钱”,“银”字一用上,语言就蕴涵着典雅庄重的韵味,契合人生大事的氛围。

非常有意思的是,潮汕以的地区,“一角银”称之为“一毛钱”,潮汕人却就按人民币上所标志的“一角”来称呼,“角”是人民币的单位,即“十分”。

而“角”在古代,原是饮酒器。《礼记·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到了宋代,“角”已经由酒器名演化为酒的计量单位。

《水浒传》第十一回写林冲上梁山在朱贵的酒店里要酒保“先取两角酒来”;第三十二回写武松醉打孔亮,其中也提到“打两角酒”。少年时,我为姥爷沽酒,供销社售货员用竹筒做的酒提打酒,酒提有一斤、半斤、二两、一两的规格。现代酒提,应该是古代的“角”演化而来的。

潮人额头也称“额角”,与古汉语义同。

如《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意即“额角碰地的声音,像山岩崩塌一般”。日常中,“角头”这口头语潮人是用来指“偏僻的地方”,原以为土得掉渣,没想到这却是诗的语言。

唐诗人张藉就有“谢氏起新楼,西临城角头”的诗句;

大诗人白居易在《夜深行》一诗中有“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诗句。

余光中先生说“李白绣口一喷,就是半个盛唐”。俺潮汕人随口一语,就可能触及两千年文化。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