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蠢媳妇与傻女婿故事

与巧媳妇故事相对,潮汕民间编造了不少蠢媳妇故事。蠢媳妇也称傻媳妇、憨媳妇,这些蠢媳妇有的的确蠢、傻、憨、笨。她们或因先天遗传,或因后天受伤害而智力差,反应迟钝,有的则是伪蠢、假傻,大智若愚;有的傻得可笑可悲,傻得可爱可惜。

有蠢媳妇,往往就会有傻女婿,或称愚女婿、憨女婿。傻女婿往往同样是先天遗传,或后天受伤害而智力差,反应迟钝。他们也往往傻得可笑可悲;有的傻得可爱可惜。有傻女婿必有贤妻相辅助,为傻女婿解危解难。蠢媳妇与傻女婿,潮汕民间多将之定义为“煮不熟”“七成火”,这与北方的“二百五”“好二也”有相同之处。有时也背后称这些蠢者、傻者多为“白仁”“傻怕”“空心”,甚至有的带有侮辱性的“脑孬”“跋着脑”等。

潮汕民间流传的蠢媳妇与傻女婿故事,往往令人捧腹大笑,而在笑后则引发人们的深思,吸取生活经验,获得人生启迪。

在为数不少的潮汕民间蠢媳妇故事中,“蠢媳妇做‘四句’”较有代表性,最为流传的。

一天,老头从面逛游回来,介绍当天看到的事给儿媳妇听,说的是乡里某举人当上了一个官儿,早上在升旗时旗杆被风刮折成两段,其儿媳急中生智做了“四句”,以示逢凶化吉,唱道:“感谢天,一支变两支,一支给我夫,一支给我儿。”媳妇听了公公的介绍之后说:“象这样的‘四句’,我也会唱。”

一天,老头厅堂修停放多年的老枢(棺材)被断绳的母猪撞散了,这媳妇要卖弄小聪明,当即也做起“四句”来:“感谢猪,一枢变两枢,一枢给我子,一枢给我夫。”老头听了,被吓得目瞪口呆。

潮汕人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族群,一年从头到尾,拜这个神拜那个神,不亦忙乎亦乐乎。而逢年过节,拜神活动是“姿娘人”推卸不掉的职责。会拜神的是好媳妇,不会拜神的笨媳妇,这成为人们判断一个“姿娘人”智慧的重要标准。“六月初六要早些”就是一个“鼻相”(即讥笑)不会拜神的蠢媳妇故事。

有一个笨媳妇,五月初五家家户户舂米过节她不知道,结果这个节过得仓仓促促。六月初六看到有人舂米,也急急忙忙去舂米,并振振有词说:“这一次六月初六要早些。”左邻右舍都被她笑倒了。

因为潮汕地区有个习俗,如是今年正好家中亲人死去的第二个年头,家属才在这一天为死去者做法事,超渡死者灵魂,称“过桥”。举行仪式时,必须备办三牲、西瓜等,然后用大米粉末儿蒸制成七块三寸宽、七八寸长的“桥板”,以及一端窄的“狗舌”,将这些东西在逝者灵前搭起一座桥,这就是传说中的生死桥——奈何桥。六月初六超渡亡灵,民间在这一天有诸多禁忌。

由这个民间故事而形成一句潮汕俗语,即“六月初六要早些”,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谙事务的人。

“老婆做粿照人样”也是一则蠢媳妇故事。

阿德哥到邻县娶了一个非常听话的老婆。他说一,老婆不会说二;他要向东,老婆不会向西,所以心里非常快乐。

屈指算来,老婆已经过门两个月零三天了,转眼就是冬至节。过冬至节,家家户户都有做粿吃的习俗。阿德父母过世已经两年,打单身过日子,很久没吃到菜粿,如今讨有老婆,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吃到菜粿了,他心里很快乐。

提起做粿,老婆说不会做。阿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瘦猪肉,虾米,豆腐干和韭菜,要她切碎配成菜馅;并拿出结婚时做惜圆剩下的米粉,吩咐她揉成糊团。老婆忙问:“菜粿怎么做?”阿德答道:“照人样。”

阿德说完就出门做事去了。他老婆暗自偷笑,心想:者个地方人真怪,做粿都要照人样。

中午时分,阿德回到了家里。老婆揭开锅,把蒸笼端到桌上。阿德一看,愕了。原来,蒸笼里躺着一个个有手有脚鼓着大肚腹人模人样的菜粿。老婆一旁谦虚地说:“我做菜粿无经验,做得不太像。”阿德苦笑着说:“老婆,我说的照人样,是要你去人家里看看,照人家那样做!”

以上几则蠢媳妇故事充其量是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

潮汕民间在编造蠢媳妇故事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创设一些蠢与贤对比的故事,让人们从比较中,获取认识与启迪,从而对照自己,规范自己,行贤为趋慧,避免贻笑他人。“吴嫂和叶嫂”就是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姓吴姓叶两位朋友,关系方面密切,经常往来。一天,吴嫂在家,她听见敲门声,就问:“门外敲门是谁?”敲门人回答说:“我是树尾飘摇呀!”吴嫂想:树叶就在树尾飘摇。于是她说:“哦,原来是叶伯。”开门一看,果真是姓叶的。老叶回家对老婆说:“你看吴嫂多聪明,我说暗语,她就知道是我。”叶嫂说:“这有什么难?!”

有一天,叶嫂在家,听见敲门声,就问:“门外敲门是谁?”敲门人回答:“我是独口朝天呀!”吴嫂想,尿壶就是独口朝天。即说:“原来你是尿壶!”开门一看,却是老吴。

一次,老吴请老叶夫妇吃饭。老吴胡须上粘着一颗饭粒,吴嫂说:“丈夫丈夫,丝线缀珍珠。”老吴知道老婆的意思,立刻把饭粒抹掉。老叶对老婆说:“你看吴嫂多聪明!”叶嫂说:“这有什么?!”

下一次,老叶留老吴夫妇吃饭。老叶嘴边粘着一段面条,叶嫂急忙说:“官人官人,屎缸爬蛔虫。”老叶先打了老婆一耳光,然后把面条抹掉。

又有一次,老叶到吴家借《水浒》。吴嫂问:“你是要借《前水浒》还是《后水浒》?”老叶回家对老婆说:“你看吴嫂多聪明,连书也懂得有前后两部的。”叶嫂说:“这有什么?!”

几天后,老吴到叶家借《牡丹亭》。叶嫂问:“你是要借老叶的‘前牡’还是‘后牡’?”潮州方言“牡”和“妻”同音,这一问使老吴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

傻女婿故事又叫呆女婿故事、愚女婿故事、蠢女婿故事等。傻女婿故事以傻出名,以傻成趣,以傻说事。傻女婿故事以简短的篇幅,熔事、情、理于一炉,使得故事“傻”趣横生,“傻”中藏智,“傻”中见笑,从而传达出老百姓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生活乐趣。

傻女婿往往配应的角色有:其一、岳父、岳母。这些岳父岳母们有势利的,也有通情达理的;其二、连襟(潮汕俗称“同门”)。大多数连襟嫌贫弃穷,笑愚戏傻;其三、贤惠妻子。这些贤妻往往为丈夫排忧解难,摆脱窘境。

在傻女婿故事,傻女婿学一个词,或一句话、一个动作,即使一路念,碰到突发事件的干扰便忘得一干二净。“粗糠引路”就是这样一则故事。

阿丁的丈母娘明天寿诞,妻子要先回娘家,临出门时拿钱给他,交代说:“明天一早,你去市上买一套质地好的衣服,穿去做新女婿。”

阿丁问:“什么才是质地好的衣服?”“布目密密的。”

“怎样才知道是布目密密的呢?”“拿起来眼前照照看,若是见不到对面的东西,就是布目密密的好布。”

“呃,那我不误用路,要怎么走呢?”“出了圩市,我用粗糠撒着做记号,给你引路,你照有粗糠的地方走着,准没错。”

隔天,阿丁到圩上的成衣店买了衣服,拿起这一件照照看,布外的东西还模模糊糊看得见;拿起另一件照照看,还约略看见布外的东西。走了这一家,看着是这样,走过那一家,看着也是如此。好容易跑到一家糊料店,拿起纸做的寿衣一照,什么也透不过来,认为是质地最优良的好布料,一问价钱又很便宜,就买了一套,立即脱掉旧衣服,换上这“新装”,上路去了。

一路上,他照着粗糠“路标”走着,走到一个池塘旁,看见路上并没有粗糠,正不知怎样走的时候,忽见池坎下边有一条“粗糠路”,便马上走去,刚举步踏下,“扑通”一声,掉进水里去了。原来是昨夜起风,他妻子撒的粗糠被刮下池塘,漂在池坎边。

他大呼救命,当他被救起时,身上的纸制“新装”经水一泡,早已化为乌有了,他光着身子,再沿着池那边岸上的粗糠路走去。

“‘不论’掷破鼎”是一段愚仔婿笑话。

从前,有一个傻女婿常出洋相。有一天,他的妻子因家务活忙,难以分身,就拿钱给他到市场卖菜,他问道:“买什么菜?”妻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论,不论!”

傻女婿到了市场到处寻买“不论”,都买不到。突然,他听见一位顾客说:“鱼一斤多少钱?”鱼贩子一边用手指着秤砣,一边说“不论,不论!你是老顾客,拿去吃好了。”傻女婿大喜,原来这就是“不论”,于是,他高价买下秤砣。他回到家里,径自来到厨房,生了火,把“不论”洗好,扔到鼎里煮,只听见“嘭”的一声,鼎破了。在房里的妻子闻声问道:“怎么了?”傻女婿说:“是,‘不论’掷破鼎!”

傻女婿往往将学来的东西不顾时间、对象、场合,机械地套用。妻子屋里不让丈夫在宴会的礼节上出丑,便在他的脚上系一根绳子,通过牵绳把握吃菜的节奏,后来妻子因事离开,在绳子上缚了……傻女婿不停地吃菜,丑态百出。

二是不善于随机应变。“仔婿吃寿蛋”是其代表。

一天,愚仔婿随妻子到岳母家祝寿,妻子恐他出洋相,便事先教了礼仪,吃饭时又暗中用一条红棕索扎在他的脚筒上,约定拉一下就挟一筷。初时众人见他倒也彬彬有礼,十分斯文。不料一只鸡儿在桌下啄食,绊了绳子挣扎不开,这下子愚仔婿以为妻子要他大吃大喝,便一手拿汤匙,一手拿筷,饭碗头都叠满了,吃得喉咙也咽不下,直喘着气,看看跟不上绳子的节奏,急忙把帽子摘下来帮忙。闹了半天,幸好鸡儿挣脱走开,才恢复了常态,全场面面相觑,为之瞳目咋舌。

愚仔婿出了洋相,妻子又气又急,忙叫他提前退了席。小姨子把他叫到后头,给他一块淡黄色的蛋状东西,又端来一盆清水,里面放了一条脸巾,示意他自己动手便走开了。愚仔婿一个人呆了好久,又找不到老婆来问,想了想,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家说今天吃寿蛋(诞),原来就是它!便嚼起那“寿蛋”来,他契了几口,又香又难受,满口泡沫,干脆把圆蛋放入口中,先自憋了口气,双手捧起那盆水直灌,终算顺利吞下,不由松了一口气。

愚仔婿与妻子别了众人,到了家门口。邻居问愚仔婿说:“寿诞吃得可好?”愚仔婿皱着眉头答道:“寿蛋(诞)虽香,可难吃极了……”话未说完满口泡沫“哇”地一声,吐出一块蛋形香皂来。

三是时空混乱,机械刻板。傻女婿搞不清楚自己所处的时空位置,他经常在此时此地发表一些彼时彼地才该有的言论,因而处处吃亏挨打。

从前有个憨仔婿,妻子叫阿娇。阿憨的妻子,不但手脚勤快,而且聪明伶俐,办事也很有条理。

有一次,阿憨的岳父生日,阿娇和阿憨一起去祝寿。阿娇对阿憨说:去了要有礼貌,讲话要带个“令”字,斯文一些免人笑。阿憨牢记在心,一进岳父家门,就说:“令岳父岳母大人,我与令女儿来到令家,祝令寿长长,令福大大。”大家听了觉得还不错。那知吃寿面时,小猫撞翻阿憨手中的碗,面汤溅到岳母身上,他急忙用手巾为她擦干净,但边擦边说:“令猫真是无礼,跳上令桌,拍倒令寿面,弄脏令寿衣!”大家都笑起来,阿娇气坏了。

下次去祝寿之前,阿娇拿钱叫阿憨先去学说几句话后正去,勿泻衰人。阿憨就到江边,只听有人说:“流水匆匆、石头不动。”便给他的钱,学了这句话。又听有人说:“虾仔鱼仔肆塞(又杂又小)死、无网抛唔起。”又付钱学了这句话,后来看人修篱笆:塘(长)篱接短篱、暂暂过一时。阿憨再付钱学这句话。来到岳父家中已开席了,看见阿憨进门,因他每次都闹笑话妹夫便没理他。他就说:“流水匆匆、石头不动。”妹夫以为他在讽刺,急忙起来打招呼和让座,但忘记给他摆汤匙。阿憨就说:“虾仔鱼仔肆塞死,无网抛唔起。”细姨急忙给他拿了汤匙。阿憨一看筷子长短,便说:“塘篱接短篱、暂暂过一时。”细姨慌忙给他调换,阿娇看了很高兴。

阿憨去方便时,妹夫说,姐夫今非昔比,待他回来,问他桌下啄饭的鸡仔多重。岳母怕阿憨乱说,借口去方便时告诉他小鸡半斤重。阿憨回座,细姨问起小鸡多重?有人说是九两,有人说是六两,阿憨说半斤。称起来真的半斤,细姨不服气,问他吃剩的酒多重?阿憨也说半斤。称起来又是半斤,大家都欢呼起来。岳母方便好回座,大家便问:“岳母多重?”阿憨也说半斤。大家都笑起来,阿憨生气了,说半斤就是半斤!岳母说不用秤了。但阿憨的憨性浮,土过牛,一定要秤。不然要死要活,要锯喉、撞头、跳楼,大家拗他不过,便找来一只粪箕,把岳母放在烘箕里,再去找一支大秤来秤,那知该大秤长久不用,提索(潮州话叫:秤闹)已经变质,大舅二舅用扁担抬起时提索断掉,岳母摔在地上,跌得很重,尿都流出来,阿憨一看说:“原来是灌水个,无过人人说唔肯半斤。”大家都哭笑不得。

饶平也流传一个傻女婿为岳父祝寿的故事

从前饶平黄冈城姓柳员外有个傻女婿。一年,员外庆祝70大寿,傻女婿要去给岳父拜寿。他父亲因为怕他不会说吉利的话,便在他快要出门的时候,再三嘱咐说:“今天是你岳父的七十大寿,你在岳父面前说的话,都要带个‘寿’字,表示吉利。你岳父听了会很高兴的。傻女婿频频点头说:“我知道了。”

一路上,他怕忘了父亲的教导,所以口里不停地念着:“今天跟岳父说话要带个‘寿’宇,跟岳父说话要带个‘寿’字……。”

到了岳父的家,傻女婿必恭必敬地双手奉上礼物,对岳父说:“今天岳父大人做寿,小婿送来一点寿礼。”岳父一听,十分惊奇,心想:“怎么女婿突然变聪明了?”于是高高兴兴地请女婿坐下来喝酒吃饭。在饭桌上,傻女婿也没忘记父亲的教导,见了酒叫“寿酒”,见了面条叫“寿面”,见了桃子叫“寿桃”,见了糕饼叫“寿糕”。岳父听他说的话都带着吉利的意思,更是乐开了怀。

饭桌上的菜肴很丰富,大家吃得十分高兴。傻女婿看见一只苍蝇停在岳父头上,连忙一巴掌拍过去,还说:“不要怕,我不会拍痛‘寿头’,打伤‘寿脑’的。”岳父听他这么说,大吃一惊,拿不稳手里的碗,把面和汤都倾倒在身上。傻女婿连忙拿出手帕,一面替岳父擦,一面说:“好好的新‘寿衣’,被面汤弄脏了,真可惜呀!”岳父听见他又信口开河,气得几乎晕倒。

岳父因为傻女婿说他“寿头”“寿脑”,又说他的新衣是“寿衣”,气得再也吃不下饭,坐在一旁,想要喝口茶消消气。傻女婿又指着茶几上一个装礼物的红木盒子说:“这‘寿木’‘寿材’可真好看!”岳父一听,当场“咕咚”一声,晕倒在地,大半天不省人事。

这些故事中,傻女婿愚笨迂拙,主要是因为生活知识的缺乏,生理上的不开窍造成的,老百姓对这类故事的傻女婿不仅是嘲笑、挖苦,更多的是对他们缺点的善意的批评,生理缺陷的同情与辩解。

潮汕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以性为主题的傻女婿故事,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兄弟最喜爱听的故事之一,小孩子不在场、姑娘不在场,就成为成年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了。他们在笑声中领会性知识,在幽默中接受性的教育。以性为主题的傻女婿故事里傻女婿虽然可笑,但也憨厚,其面目并不令人憎恶。

总之,傻女婿故事以现实中常常被人忽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为表现对象,在欢快的笑声中使处于社会压制中的老百姓获得感情宣泄,达到精神与心理的平衡,生动地再现了乡村社会丰富多彩的百态人生。

作者:陈友义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