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景 | 好一幅立体“潮汕风”文化长卷-潮汕旅游
▼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名家志”公众号
解读潮博中心雕塑
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坐落在濠江区,该中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大师设计,以“潮汕”的山海特色、华侨文化的红头船、潮汕民居等为创作源点,其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全方位展示“大潮汕”文化的大型博物馆,也是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重要文化展示交流载体。
此外,这里还是一个轴线雕塑园。中轴线上雕塑分布,构成整个南滨片区雕塑系统的主干,是溯源潮汕文脉及其流变的象征。
△ 潮博馆 ©今日濠江
△ 中轴线雕塑规划图 ©今日濠江
| 雕塑档案
雕塑区域:A区
雕塑数量:4座
雕塑主题:《赋》《双花映日》《英歌舞》
落成年份:2019年
观海平台
《赋》 《双花映日》
潮博中心的观海平台在建筑设计上象征着红头船出海的地方。平台依阶递进,三江因势而下。
三江出海,一纸还乡。以银信(侨批)为主题的雕塑,力求唤醒潮汕历史人文的集体记忆。
△ 《金凤花》与《赋》对话
《赋》
“红头船精神”和“侨批”息息相关。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是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人联系交流、带信带钱带物的特殊文献载体。
其中,侨批书信所记载的信息是真实的、私密的,是未经雕琢的史信,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敦煌文书”。
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知名度不断提高。
△ 《赋》雕塑
因此,位于观海平台中央的开篇雕塑《赋》,形态以侨批衬底,用黑、红、浅棕嵌色创作完成。
以此纪念一座新城崛起的历史时刻,也借此歌颂潮汕历史文化。
在雕塑落成之前,汕头曾向全球征集主题文稿《潮汕赋》,以充分展示汕头潮汕文化底蕴深厚的“软实力”。
△ 《赋》雕塑
△ 《潮汕赋》 黄赞发撰文、陈廷文奉书
《双花映日》
在潮博中心门口,以汕头市花金凤花与兰花命名的“双花映日”。
1982年12月,金凤花经市民票选成为汕头市市花。每年5月,红彤彤的凤凰花树在大街小巷绽放,成为初夏鮀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兰花则是于1997年1月,经市民投票,由市政府确认兰花为汕头市的另一种市花。兰花遂与金凤花并列为汕头市市花。
△ “双花映日”雕塑
△ 《兰花》雕塑
因此,“双花映日”两座雕塑对称侍立门户双侧,取意转运祥瑞,作为“聚合”门户迎来送往吉祥美好的象征。
△ 《金凤花》雕塑
英歌广场
《英歌舞》雕塑
英歌舞、潮洲大锣鼓、舞狮、赛龙舟等等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是地域集体记忆的人文图腾,也是潮汕历史见证与文化传承的诠释。
英歌广场的雕塑注重易于辨析的形象塑造,呼应观海平台上雕塑的主旨——力求唤醒潮汕历史人文的集体记忆。
△ 《英歌舞》雕塑
英歌舞
2006年5月,普宁英歌、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
“英歌舞”是一座取其理念,作如火如炬,以速度、力量、节奏的抽象雕塑。
该雕塑基座铭刻有吴南生先生题词的“潮人文化之都”。
△ 《英歌舞》雕塑
此外,新城中轴线雕塑在规划时,还设有C区的“前后八贤”两座雕塑,象征开启潮汕“诗礼传家”、“人文化成”的始基。
B区恩格斯关于汕头口岸语录雕塑、风情街民俗记忆组雕塑,以见证潮汕历史与文化传承。
△ 潮博中心 ©今日濠江
雕塑地址 _ 汕头市濠江区南滨路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
总策编 | CREATOR
郑仲标
指导 | DIRECT
林任强(著名雕塑家)
王丹(汕头市城管局总工程师)
摄影 | PHOTOGRAPHY
陈钊全 丁义武
图片 | PICTURE
见标注
资料 | MATERIAL
中国侨网 今日濠江
书法 | CALLIGRAPHY
吴著明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