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特产230 视频

潮汕特产|潮汕蘸酱:蒜蓉醋

配潮州著名的卤水菜肴的最佳搭档一定是蒜蓉醋。地道的蒜蓉醋会用白色或浅粉色的潮汕糯米醋,这种醋酸味柔和,略带一点甜味,还可略加一丁点糖或辣椒,与蒜蓉搭配就成了潮汕家庭最常见的酱料。 柔软细腻又绵长的回味正好跟卤肉这种耐嚼的菜相呼应,潮汕菜馆常见的卤水拼盘,无论卤鹅、卤鸭、卤肉、卤猪脚等等皆可蘸蒜泥醋,第一可以助消化,第二顺口,第三可以解腻。

九制陈皮

九制陈皮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之一。属于凉果类食品,全称广式九制陈皮,有别于苏州的苏式陈皮。  九制陈皮采用优质的柑橘皮为原料,经过拣皮、浸漂、保鲜、切皮、腌制、沥干、调料、反复晒制、贮存、包装等多个工序,始成正式产品。因工艺繁杂严谨,故称之“九制”。  陈皮是柑果的果皮,经晒干或人工干燥而成,其中以新会柑的柑皮价值最高。陈皮最显著的药效是化痰止咳,疏通心脑血管,降血压等,是药食同源的宝贵

潮汕特产|雷岭荔枝

汕头荔枝是广东省的水果类特产,当地因盛产荔枝而被称为“荔枝之乡”。其中,汕头最具品牌代表性的荔枝是潮南区雷岭镇的“雷岭荔枝”,并已经注册商标品牌。 广东省汕头市雷岭镇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种荔枝历史达数百年。当地年平均气温21.8℃,冬季绝对低温在5℃左右,平均霜日少于5天,年均日照2000~2200小时,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雨量充沛,水质优良,无水质和土壤污染;土壤属花

潮汕绿豆糕

潮汕樟林古港,是明清年代“红头船”的“通洋总汇之地”。每逢中秋佳节,千家万户手巧艺妙的贤慧妇女,常喜爱加工制作美食糕点———绿豆糕,其传统技术工艺和加工制作方法考究,蒸熟后金碧晶莹,入口清香甜美,风味独特,既是一味适合时令的可口药膳糕点,又是樟林饮食文化独创的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堪称是潮汕地区中秋糕点的佼佼者。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绿豆糕磨之为面,澄滤取粉,作饵炖糕……有解

潮汕特产|虾仁菜脯

说到以虾作酱,潮汕还有这道家家户户都懂的虾仁菜脯。这个虾仁菜脯,其实准确的说是辅料,并非酱,也可自成一道美味。潮汕地区的“菜脯”,就是白萝卜干,与潮汕咸菜、鱼露并称“潮汕三宝”。但这菜脯可不是普通的萝卜干,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食材老妖。可以说,菜脯是潮菜里最低调的食材,除了最家常的菜脯卵,焖菜、汤水都有它的身影。虾仁菜脯采用晒干的菜脯切成丁状和虾仁炒而成,口感香脆、风味独特、回味无穷,

里湖凉果

里湖镇凉果生产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该镇依靠本地资源和基础优势,致力发展凉果加工业。目前,全镇有凉果企业100多家,1991年在产值超亿元的凉果专业村和平管区创办“凉果城”,以此为中轴,辐射全镇。 每年在果品登场季节,厂家派出供销和专业人员近千名,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十多省区,就地收购、加工成半成品,再运回本地深加工制成产品。主要产品有梅制品、榄制品、李制品等20多个系列产品

汕头乌鱼

汕头乌鱼,广东地方特产。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黑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  品质特色: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

普宁豆酱

洪阳镇生产豆酱有150多年的历史,选用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经过发酵、晒制、蒸气杀菌等生产流程制作而成。产品呈金黄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香甜可口,是调味佳品。今洪阳酱油厂年产豆酱150吨,其中“培峰宝塔牌”豆酱1987年获广东省工业协会、食品协会联合举行的酱料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优秀奖。产品销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普宁)豆酱是潮汕地区一种用优质黄豆泡蒸(煮)熟后经天然发酵

潮汕苏南麻薄酥

苏南麻(豆)薄酥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澄海莲阳新兴号饼店首创,产品分“珠江大桥牌”麻薄酥和“莲阳桥牌”花生酥等。1955年,16家澄海莲下的糖果小作坊合营成立了该厂。1980年,该厂成为了莲下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连续22年增资增产,员工从最初的100人发展到现在的350人,过去原始的做糖工序已改为现在的一般机械化,产品外包装也日益精美。 苏南麻薄酥带有浓郁的潮汕风味,成分为

潮汕肉松老婆饼

潮州肉松老婆饼”形状小巧,口感细腻,犹如小女人一般细致周到。 诱人的金黄色外皮,里头一层层的油酥薄如棉纸,酥香馅滑,每尝一口都得到蜜糖般的香甜滋味!相传在广州,有一间创办于清朝末年的老字号茶楼,以各式点心及饼食驰名;某日,茶楼里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带了店里各式各样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后,不但没称赞店里的点心好吃,甚至还嫌弃地说:“茶楼的点心竟是如

潮汕特产|潮汕蘸酱:南姜醋

在粤菜的专业烹饪术语中,有一种被称为潮州姜的料头,那就是南姜。所谓料头,简单说就是用来炝锅起香增味的食材,比如中餐的蒜头或西餐的洋葱。就一道菜肴的色香味来说,料头往往起着极关键的作用。 将南姜称为潮州姜,大约是认为南姜这种异香是潮州菜独特的气味吧。而且这种认同,应该还包括了这么两层意思:潮州出产的南姜品质好产量多,潮州人喜欢并且经常食用南姜。南姜虽然与生姜一样为多年生草本

潮汕特产|南姜白贡腐

南姜白贡腐是久负盛名的潮汕酱菜佳品。首创于澄海东里镇的樟林。 樟林的繁荣昌盛起始于清代嘉庆年间,南社港成为广东开展与东南亚各国贸易的重要港口,有人将它称之为“红头船的故乡”,不少樟林人搭乘红头船前往东南亚各国谋生。港口繁荣也带来整个樟林的繁荣,樟林数乡连成一片,有“六街四社”之说,铺户林立,豪宅华屋成片,寺院宫庙随处可见,丈夫出外谋生,侨眷在家,平日拜佛食斋,以求清静和祈祷家人平安。

潮汕特产|樟溪龙眼

樟溪种植的龙眼,品类繁多。以草铺、石硖、福眼等优稀名种为主,并已形成连片果林基地,分布在全镇各村庄,面积多达三千亩。一簇簇的绿色果园,尉为雅观。尤其是刘厝埔、龙光、锡坑、烈火、新民等管理区,更是产丰质优,品味独特。主要分水蜜和沙蜜两大类;水蜜型龙眼特点是:果实圆球形,特大, 平均果粒重17克,肉白软晶莹滑稍韧;汁多,剥壳流汁,淡甜带蜜味,可食部分70%,果皮黄褐,如福眼,乌圆。沙蜜型龙眼有草铺、石

揭阳脯炊肉饼

“脯炊肉饼”也称“炊脯”,是流行于棉湖古镇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传统名菜,逢年过节,宴请聚餐都有它的身影。至今,一些单位食堂、店铺小餐还会拿出这老味儿来调你的胃口,在这炎炎暑天,下饭特别“杀嘴”。 脯,俗称方鱼、大地鱼,是最容易混淆的鲽形目鱼类。 晚清方澍在《潮州杂咏》中说:“飞飞鲆似燕,高御海天风。”意思是说鲆鱼与燕子一样出双入对,鲆鱼成对如御轻舟潜游于浅海,燕子成双高飞于

潮汕特产|潮汕蘸酱:姜米陈醋

这个酱汁顾名思义就是姜米和陈醋的混合。何为姜米?就是把姜洗干净、去皮、先切片再切丝最后切成粒状的东西,因形似米粒所以叫姜米。姜米陈醋这个酱汁在潮汕,绝对是吃冻花蟹的专属配酱。 冻花蟹是潮州打冷的一绝,没有尝试过的人绝对想象不出将大海蟹煮熟之后不趁新鲜吃,反而是要放在冰箱中数小时后才拿出来成为人见人爱的一道菜。事实证明这样的吃法其实更觉鲜美,蟹肉丝丝缕缕,冰凉的感觉配上姜米

潮汕特产|澳榴

南澳岛又一名果白籽冰糖石榴,东南亚一带称为"澳榴",南澳岛深澳古镇因栽培澳榴而得"榴城"之美称。澳榴是全国独有的珍稀品种,也是历代上京进贡的佳果。 澳榴果大皮薄,隔膜和籽洁白晶莹,汁多清甜,单果最重可达l000克。早在清代,澳榴就行销内陆,远销台湾、香港、东南亚一带。海外赤子多把澳榴当作中秋赏月佳品,以求吉祥平安,多子(籽)多福,也寄托着他们思念

古山二号龙眼

古山二号龙眼龙眼产于揭东县。龙眼又叫“桂圆”,向与荔枝并称,为南方佳果。古山二号龙眼以其粒大、核小、皮薄、肉厚而著称,其肉色晶莹、质脆嫩、味浓甜,为人们所喜爱。龙眼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亚热带果树,品种很多,全国约有400种。龙眼果实营养丰富,果肉鲜嫩,果汁甜美,风味宜人。在8-9月的高温、高湿条件下成熟采收,采后的鲜果易变色变质,不耐长途运输、长期贮藏。在28℃的室温下,果实一般在一周内全部变质腐烂。

潮汕特产|饶平海山紫菜

广东省饶平县海山镇沿海野生海藻经传统方法精制而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胆碱、胡萝卜素、硫胺素、烟酸、维生素C、碘等。它具有预防大脖子病、清热利尿、补肾养心、降低血压,促进人体代谢等多种功效,经常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富含大量维生素,是放汤的最好原料。也可即食,风味鲜美。 紫菜,是生长在浅海岩礁上的一种红藻类植物,颜色有红紫的、绿紫的及黑紫的区别,但干燥后却呈紫色。这种紫色的

栀粽

栀粿,又称栀粽,是广东潮汕地区民间传统的应节食物。端午时节,不一定要吃粽子,却一定要吃栀粿。潮汕地区潮湿闷热,这个时候是蚊虫,细菌繁殖的时候,吃“栀粿”是有一定道理的。潮汕千家万户喜爱做栀粿美食的风俗世代相传,加工制作精细,配制方法考究,美食风味独特,且有助消化,增食欲之功。 潮汕人端阳食栀粿,清热祛疫助消化,真是妙极,端阳时节,市场街道粿品摊档也纷纷加工应市。 栀粿的原料

乌石蛋口酥

乌石蛋口酥为乌石“玉合”号所产,本世纪30年代就已盛名。原料以鸡蛋为主,配以高级面粉、糖、猪油。先用面粉同鸡蛋拌和,揉后搓成细长条,切为“小骰”样,过猪油鼎煎成。产品酥、脆、甜、香,远近闻名。

黄花山龙眼

龙眼俗称“桂圆”,是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有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  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龙眼除鲜食外,

金玉三捻橄榄

“金玉三捻橄榄”原产于汕头市金灶镇,是该地特产。其果皮黄蜡鲜亮,倒卵形,果基较平、钝,微呈三捻状,因此得名。该产品是橄榄中的一个名优特珍稀品种,其果实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光滑、肉质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无涩味,嚼后满口生香,堪称橄榄中之极品。   “金玉三捻橄榄”原产于汕头市金灶镇芦塘等村,在汕头市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橄榄是橄榄科橄榄属的常绿乔木果树,是南方特有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之一。中国

这是一份潮汕牛肉火锅吃法指南

年轻人们谈起牛肉,第一反应似乎是西式的煎牛排。随即,人们开始纠结牛肉的品种、等级、熟度,高谈美拉德反应与“不要洗锅”的焦化层,争论干湿熟成哪个更具 …

潮汕猪肉脯

猪肉脯是潮汕传统美食之一,一直深受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喜欢,我身边很多外地朋友们一直对潮汕美食又爱又恨,甚至有些人将潮汕某些美食称之为“暗黑料理”——比如雪蛤。但是,唯独猪肉脯,让很多人基本丧失抵抗力,无不大快朵颐。 可很多人不知道,猪肉脯至今已经有将近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在【周礼】【论语】上便有记载。到了清道光年间,猪肉脯已经是【满汉全席】的菜肴之一了。 潮汕地区的肉脯制

潮汕特产|饶平蕉柑

蕉柑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潮州柑”市场潜力和出口优势增大,特别是久负盛名的饶平县樟溪镇是著名的蕉柑产地,以潮果第一品,味甘而香甜,且肉肥而无核著称,不仅在全国扬名,而且饮誉东南亚,遍销世界各地。 蕉柑兼有柑和橙的特点,为全国推广的10大柑桔优良品种之一。柑果大、色艳红、味清甜、爽口、肉嬾汁多、保鲜期长的特点,被誉为“柑桔皇后”。 蕉柑营养丰富,

粿仔脯

广东潮汕人历来好食“粿仔脯”,其由来已久。人们每逢粿品有余,都将其晒干贮存,随时均可作三餐佐食。 传说 然此物为何人发明创造,这里则有一段传说。 揭阳龙溪都人郭贞顺,生天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为县邑郭教谕之女,自小淑惠,喜爱诗书。许配潮阳周伯玉为妻,读书更为勤奋,精通经史,尤以数学、诗文为最。 时值元末明初,四方豪杰并起,战争连年不断。郭贞顺

潮州柑

潮州柑是潮汕地区著名水果品种之一,也是潮州菜常用的烹调原料。 潮州柑在潮汕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潮州柑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明代郭青螺《潮中杂记》中就提及:“潮果以柑为第一品,味甘而淡香,肉肥而少核,皮厚而味美,有二种,皮厚者尤为佳。” 潮州柑的皮、络、核可入药,皮称陈皮,性温味苦辛,中医认为有理气健胃,祛痰镇咳、通经的功效,可用于高血压、咳嗽、胸肋疼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