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的中秋前夕,李嘉诚向家乡潮州寄了一封“番批”。

▼
在汕头侨批文化馆里,保存着这样一封侨汇单据——

单据上的汇款日期是1998年9月18日,汇款金额为港币6315元,而邮戳上的日期是1998年10月5日。最引人注目地,是汇款人一栏写着一个不普通的名字——李嘉诚。
一查日期,原来1998年10月5日正是当年的中秋节。

这封侨汇单据由汕头迪海安有限公司总经理、汕头文化大讲堂堂主、第六届潮学奖获得者李长胜先生于2016年捐赠予侨批文化馆,捐赠内容包括了华人首富李嘉诚多年前的“汇款证明书”原件及侨汇单据。
李嘉诚的传奇人生已然家喻户晓,有的人把他神化,也有的人把他妖魔化。但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这一面源自远方亲情的羁绊。
——李长胜
”

李嘉诚
据李长胜介绍,上世纪60年代,李嘉诚的“长江塑料”刚刚起步,家业规模并不是很大,在其叔父李云松的提议下,开始定期汇款赠与他同辈份(霖字辈)的李氏宗亲。


李氏族谱

青年李嘉诚
从70年代起,李嘉诚把汇款范围扩大至侄儿辈(泽字辈)及其夫人庄氏所有族人,并确定每年三大喜节寄来“番批”。
自此,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他总是如期寄来一笔笔“番批”以补贴亲人们的家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番批”也从最初的20港元上升到后来的2110港币,50年来,从不失约,从不间断。

1973年,李嘉诚的银行汇款证明书

1990年,李嘉诚参加汕头大学开幕礼,因为时间匆忙
未及回潮州与亲朋会面,特委托秘书转来”利是”

2003年,李嘉诚的银行汇款证明书

2007年,李嘉诚的银行汇款证明书

2010年,李嘉诚的银行汇款证明书
李长胜回忆道:“作为李嘉诚先生同家同族中的一员,我自小看他与亲人们深厚的感情,对亲人们亲切的关爱。很小的时候,每每到了喜节,母亲总是翘首以盼一份来自远方的礼物。这份礼物虽然只是一张薄薄的银行汇款通知单,但却是寄托着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更是装着一份男人沉甸甸的爱和责任,它的汇款人正是潮商翘楚、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

李嘉诚(右)在潮州广济桥边留影
李长胜将李嘉诚的“番批”捐赠给侨批文物馆,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李嘉诚。他曾这样饱含深情地评说李嘉诚的家国情怀——
“相信很多书写李嘉诚先生传记的作者朋友,也从未听闻李先生对家乡亲人们的爱护、关心和帮助。大爱无声,因为李先生从不向外界炫耀对亲人们所做的一切,这是他的源、他的根,他内心的呼唤,所以不曾细说。在世人眼中,李嘉诚先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华人代表。而在我眼中,李嘉诚是一名曾迫于生计,远离家乡的游子。在游子的内心深处,他的根一直在潮汕这片土地。他深爱土地,更深爱这片土地上可爱的人们。这份亲情的羁绊,是甜蜜的羁绊,李嘉诚先生甘之如饴。”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