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潮籍巨星陨落!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在京逝世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结业回国。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广东省委常委、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先导者、着名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始人彭湃之子。

留学苏联,与核动力结下一生缘分

195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回忆这段留学时光,彭士禄这样说道“从未在晚上12点以前就寝过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头扎进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见了湖泊一样,那种奋进不息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正是这段时光让彭士禄与核动力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接秘密调令回国主攻核潜艇研製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彭士禄接秘密调令回国,被安排在原子能所工作主攻核动力,当时苏联拒绝为中国研製核潜艇提供援助。毛泽东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在设计研製核潜艇时国家经济困难、人才奇缺,但彭士禄和同事们士气高昂。彭士禄曾回忆道“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挖野菜、白菜根吃……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那么多的资料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算出来的”。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被徐徐推向大海艇上的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中国自主研製没有用国的一颗螺丝钉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毕生致力于核动力事业生前病房里一直挂着海军军帽

在彭士禄生前的最后时光,他居住的病房布置得很简单,房摆放着第一艘核潜艇的模型,墙上始终挂着一顶海军军帽。军帽上绣着他一生牵挂的核潜艇。他毕生致力于核动力事业不求名、不逐利在自述中,彭士禄这样写道“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强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回顾彭士禄院士的部分背景资料(摘录网络)

  奋起世代忠烈 尝遍百家辛酸

  彭士禄的父亲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定的战士之一,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


彭士禄父亲:彭湃

彭士禄母亲:蔡素屏

  1928年,海陆丰农民运动失败,3岁小士禄的母亲和父亲先后被杀害。

彭士禄曾深情地回忆,“从成为孤儿直到延安,我在几十位老百姓家裏住过。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一点也没有缺失家人的那种亲情和爱。”

彭士禄的父亲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定的战士之一。

彭湃1896年出生于广东海丰县一个大地主家庭,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日本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并经历了“五四运动”。1921年,彭湃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办教育、办报纸,到农村开展革命运动。1922年7月,彭湃成立了海丰县第一个农会,干革命烧掉自家田契,将家产分配给农民,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妻子蔡素屏剪掉缠脚布、识字学文化,卖掉陪嫁的金银首饰,把钱捐出来作为农会的活动经费。

1928年,海陆丰农民运动失败,3岁小士禄的母亲和父亲先后被杀害,国民党搞白色恐怖,到处搜寻彭湃后人,要斩草除根。

彭士禄现在依稀记得,在一个黑夜裏,他们先是逃到了一个牛洼裏去,待了一晚上,后来又辗转到好几个村裏。后被七婶带去香港,再到澳门与祖母会合。

在澳门,一家人很困难,靠糊火柴盒维生。七叔彭述也是共产党员,1931年小士禄被带到了潮汕地区。地下党组织又把他送到了山顶的阿妈家,那时他才五六岁,后来又在山下的阿爸家住过。

再后来,他又住在韩江一带的杨姓的爸爸家,準备等待合适的机会去瑞金苏区。结果在去瑞金的路上,两位带他去的东江纵队负责人牺牲了,小士禄由红军游击队队长陈永俊带回了自己家,由他的母亲潘舜贞抚养,小士禄称她为姑妈。在这裏,小士禄待了一年。姑妈家很穷,但是姑妈一家和全村的百姓们硬是一起凑钱,把小士禄送去了学堂,让他读书受教育。

1933年阴历七月十五日,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陈家,姑妈一家和小士禄一起被逮捕,押送到潮安监狱。由于年纪小,小士禄和姑妈一起住在女牢房,在这裏他还见到了山顶阿妈——为了小士禄这个烈士后代,两个妈妈都被抓进了监狱。

几个月后,小士禄又被单独押送到汕头石炮台监狱,在这裏他被国民党反动派列为小政治犯。在监狱门口,国民党还给他照了一张照片,登在当时广州的民国日报上,标注着“‘共匪’彭湃之子,被我第九师捕获”,目的是为了邀功。

那时,小士禄吃的饭裏都是沙子、虫子,他周身长满虱子,没有被子盖,盖一个破麻袋。一年后,他又被押送到广州感化院,在这裏小士禄差点病死,他发高烧,浑身打摆子,全身瘫痪,上厕所也要爬着去爬着回来。

他在感化院待了一年后被遣散,回到潮安当了小乞丐,跟着隔壁婶娘乞讨为生。不久后,他再一次被抓,关押到潮安监狱。后来,在地下党组织和爱国人士的帮助下,他被祖母认领出狱,几经辗转,直到1940年底才到了延安。

“那位记不住名字的阿爸对我很好,我看见旁边人家种着潮州柑,嘴馋,阿爸便拿着打来的鱼去跟人家换柑给我吃。”彭士禄曾深情地回忆,“从4岁成为孤儿直到延安,我在几十位老百姓家裏住过。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一点也没有缺失家人的那种亲情和爱。我深深地感到老百姓那种深情厚爱,我就是工作一辈子、几辈子都还不完这个恩情。”

(来源:央视网、华每日电讯、网络)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