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毕业,弃文从商,这个潮州人建起卫浴龙头品牌,被称为卫浴行业“三巨头”之一!
▼
舍弃铁饭碗,甘当卫浴郎
1990年,谢伟藩以优异的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被分配到一所小学教数学。谢伟藩的教学成绩还不错,所教的3个班级在学校统考中名列前茅,也受到学生的爱戴。
当老师虽然是铁饭碗,但或许是潮州人与生俱来的经商敏感,1991年,19岁的谢伟藩辞去人民教师一职,走上弃文从商的道路。他从父亲手上接过陶瓷买卖,做的是“倒买倒卖”的贸易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活力刚刚迸发出来,市场对卫浴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幅提高。谢伟藩觉得,只要努力做事,一定能闯出点名堂来。
当时,广东刚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百废待兴,朝气蓬勃,谢伟藩父子的销售主战场在改革的前沿阵地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区。谢伟藩主要负责采购,以及货物质量检验工作,这也养成了他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吹毛求疵的习惯。在帮助父亲3-4年后,家庭生意就变成了以谢伟藩为主导人。产品供不应求,加上平日积累的良好口碑,谢家的生意越来越好。
然而,随着生意的壮大,谢伟藩的公司发展出现了瓶颈,表现为日益增加的销量和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由于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当订单量大,或工厂产能不足时,便只能依靠向更多的生产工厂采购。当时,和谢伟藩合作的工厂达5-6家,然而,不同工厂的产品标准不统一,部分产品达不到谢伟藩心目中工艺和品质的要求。
为了让产品质量更有保障,1996年,谢伟藩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工厂,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上了4条国产窑炉生产线。不过,开了工厂,谢伟藩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窑炉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波动大、能耗多。于是,他瞄准了当时拥有行业最高技术的意大利SITI公司的窑炉。
恒洁早期工厂
然而,SITI窑炉一条生产线就需要1000万元,而当时谢伟藩算上所有资产再加上砸锅卖铁也凑不足1000万元,添进口设备无异于天方夜谭。但谢伟藩却用自己的诚心和对未来的规划感动了大鼻子洋人,破天荒地同意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支付,他的产品也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建立品牌
90年代,卫浴行业处于初级竞争阶段,不断有新的小型工厂投产,竞争非常激烈,主要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竞争方式,品牌经营者不多,而且大部分工厂等着客户上门,没有主动开拓渠道。当时谢伟藩做了两件不一样的事情。
优雅、简洁的恒洁2.0旗舰店
第一件事是创立品牌。他正式注册“恒洁”品牌,寓意持之以恒地追求洁净品质,这也是他创办品牌的初心。第二件事是拓展渠道。1998年到2000年,恒洁在全国设立了十多个办事处,主动开拓市场。
移师佛山,第一次华丽转身
佛山智慧新城恒洁办公大楼
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曾是数学老师的他,喜欢以理科思维考虑问题,他将现在出现的问题拆分为几个环节,分别寻找对策,各个击破。
对于从事过销售工作的谢伟藩来说,销售不外乎人性,方法总比困难多;但生产上的困难却刻不容缓,不容回避。当时,恒洁的佛山工厂引进了意大利顶级隧道窑,由于对设备的使用经验不足,对原材料的把控没有掌握核心技巧,烧出来的产品反倒不能达标。此时,客户已经下了订单,怎么满足客户的时间要求,质量也必须达到标准?谢伟藩夜不能寐,心理压力极大,终于找到解决方案。他高薪聘请了意大利技术工程师来调整窑炉,花了1个多月时间终于改善情况,恒洁的生产工艺也在迎难而上中得以提升。
回首1998-2007年的十载岁月,恒洁最大的沉淀在于确定了生产工艺,并掌握了领先设备的使用方法,奠定了良好的产品基础。与此同时,销售布局初现雏形,2000年,恒洁国内营销店面已达1000家。
聚焦节水,建立品牌差异
恒洁卫浴创办于1998年,在那个产品供不应求的年代,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没有销路,许多工厂都一直处于缺货状态。这样“繁荣”的景象持续了近10年,在令国内卫浴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卫浴企业固步自封,在安逸的生存环境中丧失了斗志和开拓创新的意志。
而2008年的金融海啸则是卫浴行业的一个分水岭,由于出口及国内需求突然放缓,卫浴行业的竞争也骤然开始加剧。供需平衡被改变的局面下,卫浴产能从原来的紧张变成了过剩,很多企业在这次竞争中遭到了洗牌。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