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什么最适合创业?这位刚获得深圳“40年40人”的80后潮商这样说。


黄河入海流,沧海变沙丘,世事如棋局,勇者站潮头。
 
在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奥比中光”)创始人、CEO黄源浩名为“东土大唐”的办公室,这幅挂在墙上的字画苍劲有力。与深圳经济特区同龄,带着“学霸”光环的他,博士毕业后,先后在香港、加坡、加拿大等地研究所工作,进行光学等方面的研究。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源浩
 
潜心向学十载,2013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前夕,他带领着一批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在深圳创业“吃螃蟹”,成立了奥比中光,专攻3D传感技术。
 
历经8年风雨,从一度步入险境到向着高峰攀登,如今,奥比中光已经是一家拥有强大研发团队的创新型企业、国际领先的3D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全球客户逾2000家。
 
日前,黄源浩荣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称号。“我们要加倍努力,用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做客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主办的“逐梦者说——我和特区40年分享会”时,黄源浩讲述了他的特区故事与未来目标。

 

“西游”十年
 
扎根深圳沃土浇灌创业梦想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3D感知技术是您重点攻坚的领域,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黄源浩:通过3D感知技术,我们可以将一个空间的几何结构完整描绘出来。使用者可以进行360度的观察,甚至还可以在模型中知道凳子的尺寸、茶几的长度和宽度等信息。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机对人脸、人体进行扫描。不难想象,将来天地万物都会变成一个3D数字化的世界。
 
这样一个世界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变化。比如将来叫一辆出租车,可能是一辆Robot Taxi(无人出租车),它可以用3D感知整个世界,定位精确到几厘米的精度,开车比人还安全。搭乘者如何让它开车门或是付钱呢?无人出租车搭载的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我们的身份,还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材,自动调整座椅位置,保证舒适度。当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时,系统便会自动在关联的银行账户中扣钱。可以预见,未来,整个社会将变成一个真正智能的社会。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您曾“西游”研学10年,在很多世界知名的研究所工作过,后来为何选择走上创业这条道路?
 
黄源浩:从2002年到2013年,我在国待了10年半的时间。无论是读硕士、博士还是做博士后研究,在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梦想,便是将我的技术转化成普罗大众消费得起的产品,而不是只发表几篇论文,得到了一些关注,就感到心满意足。
 
可以说这种想法深深烙印在了我的骨子里。我想要看到我的创新技术能够被广泛使用,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能直接改变世界。比如现在,不少手机通过我们的技术,实现了诸如刷脸支付的功能,一想到这点,我们就感到无比自豪。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为什么会到深圳创业?
 
黄源浩:首先,我们做的是技术,不是产品或品牌。我们的技术是要卖给产品和品牌的,要卖给生产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等设备的公司。深圳是智能硬件之都,我的客户都在这里,因此我选择来到深圳创业,方便对客户进行“贴身服务”,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以便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深圳是最靠近客户,对产品、行业的理解最深的地方,因此对我们的发展最有利。
 
其次,深圳整个产业链配套完善,产品种类丰富、应有尽有,产品开发更迭速度极快。在华强北“打个板”,几天时间就完成了,但在加州、硅谷则需要花费一两个星期的时间。
 
此外,深圳市政府是一个服务型政府,效率高、以人为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最后,也是我一个明显的感受,在深圳打拼的人与其他城市的人气质不一样,非常有激情,敢闯、敢打、敢拼,这种人最适合创业。
 
志取“真经”
 
“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在奥比中光创业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2014年到2015年底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由于研发投入大,收入少,公司险些“断粮”,那时候有没有担心失败?
 
黄源浩:那时压力特别大,因为要做好3D传感器,一定要做自己的芯片,但做芯片很“烧钱”。我们2014年开始做芯片,2015年第一颗芯片流片(尝试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制造出来的芯片)成功,当时几百万的投入对我们来说不堪重负,账上的钱就只能发出不到三个月的工资,压力非常大。
 
老实说,我当时甚至不敢让员工知道,只能自己面对这样的困难。一直到2018年左右,公司发展步入正轨,在内部聊天时我才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当时我认为这应该是自己去扛的事,不需要给员工过多的压力,让员工来分担。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您办公室的名字叫“东土大唐”,有什么特殊内涵?您给自己设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黄源浩:处在一个新兴行业,创业的过程就有如“西天取经”,困难重重,可以说,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有可能取得“真经”。而东土大唐正是西天取经的起点,我借以明志,表达自己“取回真经”的决心。
 
谈到最终目标,说得文绉绉一点,便是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人的眼睛具备立体的感知能力,可以感知大概的距离,比如我离您是两米到三米,但目前不少采用2D摄像头的智能硬件是感知不了距离的。我想要做到的,就是让所有的智能硬件都拥有比人类更强大的视觉能力,能精准测量出实际距离,比如我离您就是3.01米,非常精准。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黄源浩在大会现场
 
建言深圳
 
持续擦亮智能硬件之都品牌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您去过全球这么多国家,也跑过我们国内很多城市,您觉得深圳特区“特”在哪里?
 
黄源浩:这个城市“特”就特在,它是一个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深圳的发展速度很快,仅用40年的时间,便从一个边陲小镇变成一座国际大都市。一些国外的朋友来到深圳,尽管去过不少地方,他们还是会惊讶于深圳如今的发展面貌。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接下来,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培育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黄源浩:深圳应当进一步把信用体系搭建起来,不断健全企业的信用体系、个人的信用体系。大部分企业家都很想干成一番事业,他们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干事创业,要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大家说话要算数,同时也要培养企业家精神,真正让我们的市场充满活力。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在您看来,“深圳精神”是什么?您对深圳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黄源浩:“深圳精神”最大的特质是“拓荒牛精神”,这是一股奋进不竭的动力。在深圳,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敢闯、敢干、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此外,深圳还有一种精神就是实事求是。至少在我所处的行业内,我们的供应商、客户,包括政府有关部门,都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建议,我认为深圳作为智能硬件之都,应当继续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无人驾驶以及服务类智能机器人四大行业,包括无人机产业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如何做好种类繁多的智能硬件?这是深圳一定要想办法攻克的问题。
 
除了发展智能硬件,其配套的技术,包括视觉感知、AI芯片、智能算法行业的解决方案等,也需要企业积极与政府共建,一起完成核心底层共性平台的开发。随后,各个智能硬件的龙头企业,便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去开发自身的产品。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在过去的40年里,深圳成功创造了全球的一个奇迹——深圳速度。我相信,未来深圳一定会创造更大的奇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