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紅頭船出趟海就是三五個月,原來靠的是這些「神技能」!

清朝早期,清廷實行「海禁」政策,限粵閩沿海人民內遷50里以斷絕對鄭成功的支持,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臺灣後,乃解除「海禁」。但嚴格控制,「商民人等有願出洋貿易者,呈明地方官,准其出入貿易。」雍正元年(1723年)七月,雍正皇帝下令「諮會福建、浙江、江南(指江蘇)督、撫、提諸臣,各遵諭旨油飾標記。因廣東在南,南方屬火,其色為赤,赤即紅色。紅頭船的故事由此而始。
腦補一下,紅頭船長啥樣?
因廣東船的船頭油以紅色,桅杆亦油紅一半,而且用白粉油腹,頭部兩側還畫上兩顆圓圓的黑圈,如同畫上兩顆圓圓的大眼睛,再在船舷刻上黑字,船浮在水面像一條大魚。潮汕民間就將這類船稱為「紅頭船」,也叫「大八槳」。

1980年,加坡郵政廳曾發行了一套「早期船隻歷史」的普通郵票,其中就有一枚面值1分的圖案是「紅頭船」。

當時,為了適應遠洋航行的需要,原來有雙桅、單桅之別的「潮州紅頭船」發展成為「翹首高舷,備大桅檣三具」的遠洋大帆船。

據《樟東風物記》介紹,紅頭船有大小之分,大型紅頭船長20餘丈,載重數百噸,有三桅,中桅高掛主帆,上下疊帆,頭尾桅也各掛一帆。好風時,中桅兩側又添置翼帆(名雙開翼)以招風,叫做「四帆開笑」。全船六帆齊發,宛若雲鵬展翅,船上置指南針以導航,紅頭船這些運用力學原理的裝備,現代遠洋船都比不上,這種船稱遠洋紅頭船,專門航行南洋諸國,俗稱「洋船」。小型紅頭船也叫「沿海紅頭船」,長十餘丈,專載糖包等貨上北港口,俗稱「糖蛋龜」。

由於是依靠風力行駛,所以遠洋紅頭船是按照季風規律運行的。每年寒露季節過後,乘東北季風,啟帆開往南洋諸國。到次三年、四月間,又趁太平洋西南季風回潮。

清代著名學者藍鼎元的《潮州海防圖說》曾詳細記述了潮人和紅頭船的活動,「潮郡東南皆海也,左控閩漳,右臨惠廣。春夏之交,南風盛發,揚帆北上,經閩省,出烽火、流江,翱翔乎甯波、上海,然後窮盡山花島,過黑水大洋,遊奕登、萊、關東天津間,不過旬有五日耳。秋冬以後,北風勁烈,順流南下,碣石、大鵬、香山、厓山、高、雷、瓊、崖,三日可歷遍也。則占城、暹羅,一葦可杭,噶羅吧、呂宋、琉球,如在幾席。東洋日本,不難扼其吭而搗其穴也。

藍鼎元

遠洋紅頭船船員的配備,與閩南漳州船相同。管理人員與沿海船一樣有:首掌,兼營通船業務;舵公,把舵;押班,能直上桅端並備繩索等物。這三個管理人員相當於現代海船上的業務長(船東代表)、船長和水手長。除此之外,還配備有:財副一名以掌錢財;總杆一名分理事務;火長一正一副,掌船中更漏及航行線路。大僚二僚各管一船中僚索。一碇二碇各司一碇。一遷二遷三遷各司一桅索。舢板手一正一副司舢板及頭僚;押工一名修理船中器物;擇庫一名,清理船舵;其他水手名額視大小而定,全船船員達數十人。

潮州遠洋紅頭船,大都是在暹羅建造的。一方面,清代初期對造船出海限制很嚴,規定:未造船時,先呈具該州縣。取呈嚴查,確系殷實良民親身出洋船戶,取具保甲裏族各長及鄰戶。當堂畫押保結,然後准其成造。手續非常麻煩,遷延時日。

另一方面,國內造船價格遠比暹羅高。自明代以來,海疆不寧,清廷在東南沿海大量的製造戰船,消耗了無數的林木。可供造船用的樹木,如桅木,平均生長週期需要60年,這種週期遠遠滿足不了造船的需要。大量造船的結果,導致沿海沿江的巨材砍伐貽盡,木料供應緊張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漸突出,而北方的木料也無法替代使用。

據宋朝呂頤浩《忠穆集》記載,南方木材與海水相宜,北方木材與海水不相宜,海水堿苦危害木性,所以北方船木入海不能耐久。物以稀為貴,木料緊缺導致價格飛漲。

明代後期,陳侃奉旨出使琉球,寫了《使琉球記》一書,記載其大型封舟的造價不外兩千五百兩。民間大型商船的造價也只有一千餘兩(張燮《東西洋考》)。但同樣的大船, 清代造價至少在八千兩以上(《漳州府志》),而且呈上升趨勢。

與中國沿海造船木材十分緊缺的情況正好相反,中國人通商和定居的東南亞諸國,由於生長多消耗少,木材都比較豐富,質地亦佳。清人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載,「(暹羅國)從海口至國城,溪長兩千四百里……夾岸大樹茂林,林木作船甚堅美。魏源:《海國圖志》也記載,「(呂宋群島)樹木約四千二百種,高約五十丈,便於建船、屋。馬來群島各地的林木材質高大,鐵力木尤其豐富,適合於造船。東南亞木材豐富,價格低廉,吸引著商人從當地運輸木材回中國販賣。

雍正七年,福建總督陳大受上書:「閩商前往暹羅販米,言其國木材甚賤,聽其造船運回。按當時潮州人民在暹羅的社會地位,在那裏造船是有方便條件的。英國人GW史金納著《泰國華僑社會的分析》一書說:「在廣東、福建兩省所有帆船類型中,潮州人所造的,並為潮州水手所駕駛的潮州商船,是最大的,而最堅固的。這種船是在暹羅的昭披耶河岸建造的,都是柚木骨架,柚木船板。這類木材,潮州地方不出產,在中國也極少產此類木材。

柚木

製造紅頭船所選的木料,多採用東南亞的鐵梨木、松木、柚木等等。俗話說,「千年海底松,萬年燥擱楓,意為松木不怕潮濕,楓木不嫌乾燥。海底,指水份很多,潮濕,松木含松脂,故不怕水,可以長時間泡在水裏而不腐爛。柚木原產緬甸,泰國,印度和印尼,老撾等地,材質堅致耐久,膨脹收縮為所有木材中最少之一。木料中含有油樹膠,防腐抗蟻性極佳,尺寸脹縮性特小,強度性質全然良好。木料能抵抗海陸動物之侵蝕,且不致腐蝕鐵類。因收縮率小,故不易漏水。因柚木具高度耐腐性,在各種氣候下不易變形,易於施工等多種優點,故成為造船用最好木材之一。

紅頭船的設計和建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領先的。它具有多項技術特色,保證船隻航行的快捷與安全。一艘紅頭船,基本由龍骨、艙壁、外板、甲板、船桅、船舵等主要部件組成。從建造過程說,中式船是在龍骨上將隔艙板和外板逐層向上裝配,而不象西式造船從肋骨內外裝配。從結構上說,其橫向以密距肋骨與隔艙板構成,縱向強度依靠龍骨和大楋維持。首尖體長,吃水較深,梁拱小,甲脊弧不高,有較好的耐波性。這種結構堅固,有較好的適航性能和續航能力。

多帆少桅,是紅頭船一大技術特徵。中桅高掛巨帆,上再疊帆,船頭船尾每桅各有一帆。從而大大加強了風對船的推動力,船舶乖風前進的速度也因此大大加快了。遇上好風,船隻可以再加帆,即將帆增加在大帆或頭帆的頂部、底部和兩側。四帆齊張,船行如飛,遠行於南洋諸島在動力上是絕對無問題的。

此外,紅頭船的風帆本身也有它的特點,它是介於尖刀形和寬刀形之間的折衷形,如張開的摺扇。紅頭船的船帆面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其帆面積比船隻寬度更寬闊,表明其更適合於遠航。

紅頭船的船身橫截面,是一個流線體的形狀,前圓後尖,略像水滴的形狀。具有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水是具有粘性的液體,艦船航行時就要克服由於水的粘性產生的阻力。船隻在水中行駛時,船首對水施加壓力,把水劈開而前進,於是就激起了一組隨船前進的波浪。船尾在前進時,水中留出了一個低壓區,成為波谷,也形成了一組由船尾引起的波浪。造成波浪也要消耗船隻前進的能量,影響船速,學術上稱為「興波阻力

興波阻力與艦船的長度的速度有關,船速越高,興波阻力越大。為了減小這種阻力,把船著水線以下做成球鼻狀的流線型,利用球狀部分所形成的低壓,降低首波的高度,從而減小興波阻力,這是一種有效的提高船速的方法。在沒有「流線體概念與理論公式的年代裏,潮汕人們憑藉勞動與生活中的智慧,通過對水中生活的魚類的觀察和模仿,設計並製造這種科學的船隻,實在值得我們敬佩。

水密隔艙的設計,是中國造船技術的一種創新,提高了船隻的抗沉性,製造紅頭船時也多有採用。船底艙用木板隔開,並在隔板與船舷的結合處採用合理拼接板材、釘鋦加固、撚料填塞等方法予以密封,就叫水密艙。水密隔艙有頗多優越性:一是艙與艙分開,即使有一兩個艙區破損進水,水也不會流到其他艙區,可提高抗沉性和安全性;二是船上分艙,裝卸貨物方便。

 

據史料記載,紅頭船一次遠航,來回往往要三五個月。遠載出口的多為本地出產的紅糖、瓷器、蠶絲、煙草、漁網等物;進口的多為大米、乾果、藥材、布帛,木材等東南亞盛產的物資。不同的船艙,分成「臥室」、「廚房」、「工具室」、不同貨物「儲藏室」,這樣船員在海上管理也很方便。

對於這種水密隔艙的設計,英國科技史學者李約瑟說:「我們知道,在19世紀早期,歐洲造船業採用這種水密艙是充分意識到中國這種先行的實踐的。另外,紅頭船在並在水線以上留有足夠的幹舷高度,以保持一定的儲備浮力。這樣,當某些部分受損進水後,仍可保持一定的浮態和穩性。

由於紅頭船是帆船,採用風力作為動力,而自然界的風力和方向無法按人的意志去控制,這是先天最大的不足。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西方出現了以鋼鐵為材料,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型輪船。新型輪船伴隨著西方的殖民擴張而進入中國,並以其優越的性能逐漸取代了老式帆船的地位。進入20世紀之後,隨著清朝的滅亡,中國封建社會結束,紅頭船也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到新中國建立後,以電力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普及,外海航行的船隻全部採用機械動力,紅頭船完全消失了。隨它一起消失的,還有潮汕歷史上一個已經離我們遠去的「紅頭船」時代。

(來源:行走潮汕)

-end-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