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传奇:香港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的多面人生

图片
图为杨受成今年四月在“第十四届中国慈善榜”中获得“终身成就奖”。资料图片
图片
图为杨受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香港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的名字,在中国娱乐圈可谓如雷贯耳。他的旗下明星云集,众多商业大片都出自他手。不过,他却并不希望只用一个标签定义自己。
从底层走来,最终在香港商界占得一席之地,杨受成有的不止“娱乐”这一面——
他年过70,却对鲜事物充满好奇,用最新一代的苹果手机,下载各种应用软件,尤其爱玩微信。
他投资电影,却爱看电视剧,《甄嬛传》、《琅琊榜》等国产电视剧热播那会儿,他和妻子天天在家追剧追到凌晨两三点。不过,说起最爱,他毫不犹豫报出的还是《雍正王朝》和《汉武大帝》这两部历史大剧,甚至还曾到处请人帮忙引荐这两部剧的导演。
和记者聊这些时,他坐在高档酒店的会议室中,穿着考究,头发一丝不乱;而就在前一天,他还站在刚刚竣工的新楼工地上,裤腿和鞋面上全是泥灰。
关于他的传闻,形形色色,真真假假。他自己说:“我希望,认识我的人都能觉得,杨受成是一个好人。我要做到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
“中国的市场不得了”
在北京长安街边林立的高楼中,英皇集团中心大厦是一栋落成不久的新楼。这里刚刚成为英皇集团的中国陆地区总部。在过去的几年间,这是杨受成最在意的项目。
“我平均一个月来一次。”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来北京,无论行程多紧张,杨受成都会去大楼建设工地看看,哪怕只是站一会儿。选择最好的设计师、最贵的建筑公司,他在这栋大楼上倾注了格多的心血,因为它代表着他北上发展的坚定决心。
杨受成举了一组简单的数据:2010年,他在内地的投资占总投资的20%;2020年,他要让这个数字变成50%,甚至60%。“从今年开始,我一半的时间都会在北京。”
其实,早在1985年,杨受成就已迈开北上投资的脚步。不过,那时的他还很谨慎。“我最初来做的是很奇怪的行业——女装的高跟鞋。”直到1993年,他才在北京赛特购物中心开了第一家钟表店。
而如今,谈起内地的发展前景,杨受成却毫不犹豫地做出极为肯定的判断:“中国是全世界机会最多的国家。我绝不会去美国,也绝不会去欧洲,我相信以后的商机一定在中国。”
这份越来越强的信心,来自杨受成作为商人的敏锐目光,也来自他感受到的就在身边发生的变化。比如,在他熟悉的娱乐产业,因为内地市场的开放,香港艺人的收入从过去的几百万元上涨到如今的几亿元,“相差100倍”。
“现在整个世界都改变了,中国的市场不得了。”杨受成发现,最近10年,不用他召唤,越来越多香港的导演、演员开始自发地将工作室搬到北京、上海,甚至浙江横店。“2000年那会儿,一些内地演员去香港,即使演配角,他们也很高兴;而现在,都是香港的明星大腕主动来找内地演员合作。”
也正因此,这几年,杨受成在内地的身影愈发活跃,他的投资遍布房地产、金融、零售、文化等众多领域。
不过,杨受成在内地做的并不都是赚钱买卖。最近,建军90周年献礼电影《建军大业》即将公映,杨受成的英皇集团就是投资方之一。在此之前的五六年间,他还先后参与投资了《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两部电影。“这些片子不是商业片,在当年都不是赚大钱的。”杨受成说,就像许多演员即使没有片酬也争着要演这些片子,他选择投资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是爱国的电影,能够参与就很光荣。”
“我很乐意也很希望做一些电影,让年轻人知道我们建国、建党、建军的历史。”杨受成说:“因为这是我的祖国,我是特别有感情的。”
而这,正是诱人的机遇之外,杨受成坚定投资内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工作是我最大的享受”
“其实,娱乐在英皇集团占的分量很小。”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杨受成这个名字,让人最先想到的总是“娱乐大亨”的名号。而事实上,他真正想建立的是一个以实业为基础的商业王国。
最终的结果也是如此。如今,杨受成的产业涵盖钟表、珠宝、证券、地产、酒店等众多领域,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几乎都以实业为主。
这份做实业的“执念”,很大一部分源自杨受成的童年烙印。1943年,他出生在父亲开在香港上海街的一家钟表店中。那时,香港还在日本的占领之下,屈辱而贫寒的童年生活让他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争气、努力,做出实实在在的事,才能受人尊重。
为此,杨受成一直将“争气”二字视为自己的座右铭。至今,他还津津乐道一个故事,那就是在他还是20多岁穷小子的时候,凭借一股毅力,连续几天登门毛遂自荐,终于如愿拿下欧米茄、劳力士等名表的代理权。他将此视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一个成就,“没有当初,就没有之后的一切”。
多年之后,阴差阳错进入娱乐行业,从最初对娱乐一无所知、“手中一个兵都没有”,到最后做出香港最大的唱片公司、做成举足轻重的娱乐巨鳄,“争气”同样是杨受成最大的动力。“当时,听别人在背后说我只是玩玩,我就很不高兴,我不能让别人觉得我做不到。”
因为要“争气”,于是,拼命做事成了杨受成一个改不掉的习惯。从20岁出头到近60岁的40多年间,他每周工作6天,经常干到午夜1点多。“有些人觉得工作很痛苦,可是我很享受。”杨受成眨了眨眼,笑道:“我觉得一个男人有事业、有财富、有专注,那才有男人的魅力。”
如今,年过70,杨受成每天的行程还是以小时为单位,排满了各种会议,而他乐此不疲。“在做这个采访之前,我刚开完三个会,一会儿还有两个。”说这话时,已经临近晚上7点,但他神采奕奕的脸上完全看不出疲倦。而在此前接受采访的两个多小时中,他始终保持笔挺的坐姿,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神情专注。
“工作是我最大的享受。”杨受成说,他给自己设定的退休年龄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最希望人家看我是慈善家”
生意之外,慈善是杨受成另一份经营多年的事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刚刚在商界崭露头角,他就把相当一部分收入回馈社会。
几十年来,杨受成先后成立了三个慈善基金会,多次入选“中华慈善奖”及“中国慈善榜年度十大慈善家”。今年4月,他还在“第十四届(2017)中国慈善榜”中获得“终身成就奖”殊荣。
助学、赈灾、支持文体发展……只要有需要,杨受成向来慷慨解囊。他说,自己从来不算一共捐了多少钱,“算出是个天文数字也没用,更重要的是用心”。
最近十多年,杨受成将大部分心力投注于一个非常“冷门”的领域——临终关怀。2006年,他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建立“湖北慈善英皇集团关爱孤寡老人基金”,并在武汉一家医院建立“湖北慈善香港英皇关爱老人护养中心”,引入香港成熟的社工体系和临终关怀经验,开展孤寡老人善终服务。
此后,在河北、广西等地,杨受成又资助兴建多座善终服务中心。在这里,许多弥留之际的“三无五保”老人能够享受温馨专业的护养,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的里程。
杨受成去过每一所捐建的善终服务中心,和不少老人有过交流。“其实,一些老人躺在床上,只有几个月的生命,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有机会再谢谢你。”而这,恰恰正是他愿意做这份慈善的原因。
当初,一些内地养老院的负责人找到杨受成,请他帮忙,那时他才知道,人们往往都愿意捐助孤儿院或是学校,培养代表着未来的年轻人,却不是个个都乐意捐助临终服务。因为,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往往来不及说出感谢。
“我做慈善,不是希望别人永远记得我是恩人。”杨受成说,他做慈善不想图什么,就想让那些“空巢老人”有质量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在他看来,这种不求回报,才是真正的慈善。
如今,这份杨受成最为重视的慈善仍在继续,他希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充满人情味的临终关怀服务。
钟表大王、娱乐大亨、商业巨子……杨受成的身上有很多标签,而他说,“我最希望人家看我是一个慈善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