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汕头埠商业的客家身影-潮汕文化历史


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汕头市考察时,充分肯定了海华侨对祖国的贡献。他步行察看开埠区街区人文历史风貌,同热情围拢过来的市民群众亲切交流。他身后的汕头小公园南生百货公司,便是梅州籍华侨李伯桓(梅县隆文镇岩前村人)、李耀宗(梅县雁洋雁下村人)等人集资筹建的!

  汕头开埠,梅州人在市政建设(汕头市政厅设立)、商业投资(南生公司等)、交通建设(潮汕铁路)、侨批侨汇(侨批局)、文化教育(岭东同文学堂、岭东日报)上都扮演了积极角色。

 

  

客家籍华侨

 

  是投资汕头埠的重要力量

 

  汕头在18世纪是一个移民城市,原来只是小渔村,隶属于澄海县蓬州郡。1860年(咸丰十年),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就在汕头开埠互市,外商纷至沓来,设洋行、建楼房、开商场,开启了汕头百年商埠的大幕。

 

  随着德记、太古、怡和等英资机构在汕头设置洋行,身在异国的华侨和本土的潮汕商人也纷纷投资商业、工业和服务行业,至民国初,汕头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活动区,商贾云集。1921年汕头正式建市,开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市政建设,马路扩宽、商铺建设、市交通发展,这一时期的建设逐渐形成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商业网络,盛极一时。

 

  在众多回国投资的华侨中,客家籍华侨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有投资兴建铁路的,有投资兴办工厂的,有投资开酒楼旅店的,也有办报纸经营广告文化业的。其中开商场营商的也大有人在,位于小公园中心区域的南生百货公司,就是那个年代客家籍华侨在汕头开办商业的代表。

 

  南生股份有限公司

 

  梅县东主创办,盛极一时

 

  20世纪20年代,梅县籍印尼华侨李伯桓从海外回乡,途经汕头,感受到汕头巨大的发展潜力,遂招集李耀宗等人集资50万大洋,成立南生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在小公园的中心,安平、国平路的交会处,兴建南生贸易公司大楼。

 

修葺后的南生贸易公司

 

  南生贸易公司大楼原设计四层,后来李伯桓觉得在寸土寸金的小公园中心,建四层的大楼浪费了土地的价值,于是要求设计师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加高三层,把南生贸易公司大楼建成标志性建筑。不料设计师以已打木桩,改建成七层有安全隐患为由拒绝了。后来在李伯桓的坚持下,设计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了李伯桓的愿望。首先,设计师将五层以上的建筑向后退缩,减小整体建筑的体量,减轻原木桩的承重;其次,为平衡建筑前后的均匀受力,在大楼的最前端左右两端各加建一座塔状构筑物,既达到美观的外表装饰作用,又让大楼前后所受的压力均衡;第三,缩小每层的标高,并且大楼后面的墙钉上木条后抹上纸筋灰,没有使用传统砌砖的方法,进一步减轻大楼的整体重量。由于方法得当,而且大楼整体框架使用钢筋混凝土,大楼建成后虽有沉降的现象,但由于整体力量均衡,使得沉降均匀,至今不曾出现影响大楼整体结构的问题。

 

  南生贸易公司大楼于1932年落成,楼高七层,外表华丽,内设汕头埠第一部电梯,一二层为百货公司,三四层为中央酒楼,五六层为中央酒店,七层为西餐厅,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于一楼,客如云来,盛极一时。

 

  南生贸易公司开业之后繁荣一时,但不久就碰到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萧条,南生贸易公司也无法独善其身,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1935年,李伯桓将公司的百货业务转手给同是印尼华侨的堂弟李海烈,自己保留经营中央酒楼和中央酒店。李海烈经营百货颇有办法,南生贸易公司百货在李海烈手中又重新兴盛起来。

 

  广发百货公司

 

  梅县合伙人经营,跻身“四大天王”

 

  在小公园市中心,除了最大的南生百货公司外,还有广发、平平、振源等三家兴百货公司,合称汕头埠百货的“四大天王”,一时成为佳话。“四大天王”中除了南生百货公司的东主是客家人外,其他的百货公司,也不乏客家人的身影。

 

  广发百货公司,位于永平路和至平路交会处的东北角,发家之前是一家小百货店,老板姓高,潮阳两英人。高老板很赏识一个叫李景韩的梅县小伙子。李景韩因家境贫穷,十多岁就来到汕头谋生,后来巧遇高老板,高老板觉得李景韩诚实、厚道、勤快而且头脑灵活,就将他招至店里,让他打理经营商店。短短几年,李景韩就为高老板赚得了一大笔钱。高老板慧眼识才,不把李景韩当伙计,而是视为合伙人,对他是言听计从。

 

广发百货公司旧址
 
1920年前后,李景韩向高老板建议找合作伙伴,扩大经营,高老板采纳建议,让李景韩主持,招募了几个志同道合的生意人入伙,其中一位是李姓梅县客家人。1924年前后,高老板、李景韩和几位股东将广发商店扩展为广发股份公司,在原广发商店周边买地盖起了当时在汕头埠里算比较大规模的洋楼,挂起了广发百货的招牌,李景韩亲任经理,除经营日用百货外,还兼营五金工具、针棉织品、名牌成药等,并独家代理美国派克笔、英国蜂巢毛线等诸多国外名优产品。众股东齐心协力,苦心经营,率先在汕头埠提出“明码实价”“童叟无欺”的口号,要求店员热情周到,使广发百货跻身汕头埠百货“四大天王”之列,名声一时传遍潮梅地区。

 

  振源公司

 

  蕉岭大股东投资德兴街

 

  振源公司也是当年汕头埠百货“四大天王”之一。振源公司源自“泰源号”东主郭仲眉招请蕉岭人吴德馨等归侨和侨胞集股成立的股份公司,经营百货业。吴德馨,蕉岭三圳人,早年到印尼经营小生意谋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回国继续经商。

 

德兴街

 

  振源公司招股成立后,在至平路中段连接德兴街处设立公司,由吴德馨担任经理,专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招牌。公司门面宽敞, 经营中外百货批发零售业务,并办理侨批汇兑。振源公司利用靠近港口码头,周边客栈旅社众多,是华侨进出必经之地的地理优势,把进出华侨采购礼品用物,列为主要服务项目。振源公司初集资本20万银元,随着业务的开展,由吴德馨倡议扩股经营,资本总额达80万银元,其中吴德馨占股80%。振源公司除了经营百货业、侨批汇兑之外,还投资经营交通运输业,购买汽车经营汕头至梅县、赣州等地的货物运输。全盛时期振源公司有员工70多人,每月营业额高达七八万大洋之多。振源公司的侨批汇兑业务也很发达,向外发展至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向内业务遍及潮梅十五县,为潮梅地区和东南亚的沟通联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吴德馨除参股经营振源公司外,还独资在汕头埠经营房地产生意,兴建了48座四五层的楼房出售,并将这条街命名为“德兴街”。

 

平平公司

 

  大埔经理管理呈现盛景

 

  平平公司是新加坡华侨于19世纪20年代集股在汕头埠创办的经营百货的股份公司,开始设在镇邦街,后来随着业务的扩大,公司迁至居平路一座四层大楼。

 

  董事长陈焕群常驻新加坡,委派陈进生为驻公司监理,聘请大埔人肖觉民为经理。公司店面宽敞明亮,以经营日用百货、文化用品、针织品为主。公司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员工热情真诚,信用第一,业务日益扩大,全盛时期有100多名员工。

 

  南生百货大楼

 

  正在保育活化

 

  抗战时期汕头沦陷后,这些百货公司纷纷内迁客家地区,抗战胜利后大多无力再继续经营,只剩南生百货公司通过调整股份、扩大资金,生意又重新兴隆起来。1956年,南生百货公司和国营百货公司公私合营,改名百货大楼,此后一直是汕头百货商场的标志,直至改革开放。

 

修葺后的南生贸易公司大楼

 

  如今的汕头人,已经很难想象当年汕头埠南生百货公司客如云来的场面,也无法想象改革开放初期,刚从凭票供应中走出的人们,面对琳琅满目商品时的心情。

 

  今天,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活化正在逐渐推进,南生百货大楼也将在不久后修缮开放,这座见证汕头百年商埠历史的建筑,也会像汕头经济特区一样,虽历经磨难,但终将重新焕发光彩。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