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汽车业务新蓝图,这家潮企立志成为全球前十Tier1厂商
▼
近日,在投资人分享交流会活动现场,立讯精密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表示, 汽车电子 将在未来5年成为公司成长幅度最大的赛道。
“四化”趋势演进汽车电子迎黄金十年
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趋势加速发展,汽车电子单车价值量在 整车 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四化”趋势下汽车产业供应链向多元化的网状生态转变,平台型企业将成为主流发展模式。机构指出,汽车向智能终端的演进正迎来黄金十年。
在汽车新四化过程中,立讯精密依托强大的精密制造能力和经验,坚定布局舱内、舱外产品线,在多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公司在汽车领域的探索,最早可追溯到2008年与一家全球领先的Tier1公司在线束领域的合作。此后,通过内生外延并进的发展策略,公司在 2012 年、2013 年并购福州源光及德国 SuK,分别切入汽车电子和汽车配件领域,成为欧美顶尖 Tier1 的供应商。在复杂精密结构件与汽车整车线束的突破与积累亦带动了公司其他 Tier1 产品的拓展。2018 年公司控股股东并购德国采埃孚旗下BCS公司,正式进入 智能汽车 领域。去年公司与奇瑞开展深度合作,Tier1 业务迈上新台阶。
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立讯将消费电子及通讯领域的经验成功应用于汽车领域,在汽车产业零部件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根据2022 年全球 汽车零部件 100 强的门槛数据,公司已然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100 强。目前其整车客户包含国内外传统车企、新势力及新新势力核心群体,且在国内外已拥有多家制造基地,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汽车产业讲究就近配套,公司在国内外拥有多家制造基地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制造基地的全球化布局已然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汽车事业处总经理 Lidya表示。
外延并购+内生研发立讯抢先布局神经系统等汽车电子核心赛道
从产品布局看,立讯精密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神经系统、汽车智能驾驶、汽车动力系统及汽车智能驾舱四个板块,包含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毫米波雷达 、充电枪、AR-HUD、多连屏等多品类、多规格产品。
汽车神经系统是公司最早涉及同时也是在业内影响力最大的板块。近年来,随着汽车“四化”趋势的演进,分布式方案模块过多且可控性不强的缺点日益凸显,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过去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逐渐演变至域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并持续往车辆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发展。因应此种发展趋势,能提供整车低压、高压、特种线束及充电枪完整的设计、制造、验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线束厂商在市场脱颖而出。凭借敏捷高效的设计研发、智能制造与 创新技术 应用的能力,立讯精密迅速成长为线束行业内唯一一家具备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据了解,汽车线束主导相关电源及信号的传输,被誉为“汽车的血管及神经系统”,由于符合降本增效及轻量化趋势、高质量和柔性生产要求,未来单车线束使用价值量将大幅度提升。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低、中、高档传统 燃油 车的单车线束价值分别为 2500、3500 和 4500 元,而 新能源 车的单车线束价值达到 5000 元。EVWIRE 数据进一步显示, 新能源车 中的单车高压线束价值约为 2500 元,占整车线束价值的50%左右。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不断革新,未来实现汽车更多复杂化功能的基础之一必然是汽车线束。不难预见,伴随新能源车的发展,立讯精密的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汽车事业处线束产品研发负责人Ricky表示,未来,立讯精密将通过稳定快速的增长领先市场,以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及集成化提供创新能力,配合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卓越的制造能力及优异的质量管控,协同整合公司在消费类、通讯类及其余汽车品类的技术能力和机会,搭配公司全球化研发、制造的战略布局,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电气系统集成供应商。
攻克汽车连接器技术渠道壁垒到2030 年或将进入全球前
汽车连接器是关乎汽车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关键零件,对整车控制系统、供电系统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连接器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同车厂采用不同的标准,研发和制造技术难度较高。与此同时,其产品认证手续繁杂、时间长,产品开发落地量产周期慢,因此,进入该领域需要企业有庞大的资金和技术、稳固的客户渠道和出海口平台去支撑度过漫长的投入期。也正是这些痛点的存在,使得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虽然占据了全球 32%的份额,仍被外资垄断。
不过,凭借在消费类电子和通讯连接器领域多年积累的优势,立讯精密成功设计和开发了整车内所有连接器,包括低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高速连接器及客户定制的连接系统,产品种类覆盖齐全。
从规模上看,得益于汽车电子化带来的连接器需求增加,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连接器市场将达到1000 亿美金左右,其中汽车连接器从2021 年 171 亿美金的市场规模,到 2030 年预计将达330 亿美金,存在翻倍空间。
在此期间,中国企业在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的排名将实现跃升。核心原因在于电动化和智能化所带来的汽车技术革命为汽车连接器新势力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中国车厂尤其自主品牌近年来的发展话语权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越来越强。立讯精密在2021年 Bishop 连接器企业排名中位列第四,但在汽车连接器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汽车事业处连接器产品负责人 Gary表示,通过水平方向跨维度和纵深方向垂直整合的协同优势,公司力争到2030 年进入全球汽车连接器排名前五,占据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 3%的份额,或者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 10%份额。
顺应智能驾驶技术发展主线 L2+产品和行泊一体成业务爆发点
汽车智能化时代,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下的 ECU 控制单元无法满足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对计算和安全性能的要求,域集中式架构成为发展趋势。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升级,亦伴随着单车价值量的提升。数据显示,传统座舱的 机械 仪表盘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平均单车价值量约1500元,在智能座舱时代,中控屏、液晶仪表盘、HUD 和 流媒体 后视镜等部件的导入,使得智能座舱单车价值量将达 6000 元以上。从市场规模来看,2021 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为 647 亿元,同比增长 14.11%。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 1030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12.33%。
立讯在智能座舱方面的产品布局包含智能座舱域和车身控制域两大类,其中智能座舱域产品覆盖智能座舱、AR 光学 及视觉处理,车身控制域产品主要涉及电源管理及车身控制两类,公司产品在成本控制、工艺管控及质量上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公司出品的 8155 座舱域控制器产品在新能源及传统车厂的多款车型已批量使用。基于公司强大的光学、热学、电学的能力,公司产品开发周期与效率大幅优化,其中,针对小体积双层 AR HUD 的折叠式背光方案设计案例在国内遥遥领先。
在活动现场,汽车事业处智能驾驶产品负责人Felix指出智能驾驶技术未来发展的两条主线:一条是辅助驾驶的渗透,L2 基础系统装备的普及化;另一条则是高阶的智能驾驶拓展。在这两者之间的 L2+产品和行泊一体会是未来几年值得关注的市场增长重点。
围绕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趋势,立讯精密重点发力在感知单元、感知系统和计算单元。针对 L2 基础系统和 L2+的进阶系统,包括长短距离的毫米波雷达,智能一体机、L2+ADAS 控制器已进入量产,可对标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长距离雷达在精度和测量距离等指标可对标国际领先水平;量产的高性能短距离雷达能检测到110到120米的距离,而同业的短距离雷达仅能看到 70 米。值得注意的是,立讯精密在中算力的计算单元板块完成软硬件自主研发与量产,实现 L2+行车和泊车功能,且与不同感知系统适配性强,成本和性能优势突出,未来或将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爆发点。
Felix进一步表示,在智能驾驶业务板块,公司短期内主要营收载体仍然是硬件,来自于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产品, 软件 算法作为独立的业务,目前营收体量较小,技术的收敛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这一部分未来呈扩大的趋势,预计到 2030 年智能驾驶在国内市场将是千亿规模。
机构指出,过去几年,缺芯与“四化”趋势等因素影响下,传统汽车产业业务模式被重塑,随着供应链向扁平化和多元化的网状生态转变,传统 Tier1 的话语权被削弱,电子公司获得快速切入汽车供应链的机会,逐步成为 Tier1+OEM=ODM 的新型 Tier1。
在此前发布的“三个五年”战略转型规划中,立讯精密表示要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 Tier 1 领导厂商。根据公司年报,2021 年立讯精密汽车业务实现销售额 6.37 亿美元,同比上升45.68%,增速远高于其他20家国际主流零部件企业。但与龙头企业相比,公司汽车业务体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基于“三个五年”战略部署,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客观看,中国产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最终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 Tier 1 领导厂商,这条路不可能一蹴而就。立讯精密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坦言,未来公司汽车及通信业务在现有产品上的增长将高于公司整体增速,但汽车业务中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产品的增长需要跟随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曲线,不能孤立看待。
不过,立讯精密仍需加快其前进步伐,市场留给企业成长的时间整体是有限的。“对 Tier1 企业而言,只有十年时间从国内龙头走到国际龙头,其中前五年尤其重要。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抓住出海口,与时间赛跑,结合之前的技术累积和细节安排,这样才有机会实现我们成为全球前十大 Tier1 厂商的目标。”王来春表示。
来源:同壁财经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