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来自潮阳金灶、关埠的这些华侨和乡贤热心捐资办学

  改革开放以来,潮阳金灶镇、关埠镇的教育事业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与这两个镇旅乡亲和广大乡贤的鼎力支持分不开。他们慷慨解囊,捐资兴学,为家乡的学校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金灶镇金玉中学、陈琳中学、灶浦一中、灶浦二中、玉浦小学、邹阳德真小学、柳岗小学、古美小学、潮美小学、金沟小学、沟头小学、玉路小学、港小学、东里小学、新基洋小学、新光小学等16所学校,累计收到华侨、乡贤捐资兴学的资金约合人民币2730多万元;关埠镇的上仓学校、洋贝学校、玉一小学、路内小学、下底小学、埔上小学、路外小学、田东小学等8所学校,累计收到华侨、乡贤捐资兴学的资金约合人民币3700多万元。

  旅港乡亲陈琳捐出巨资支持家乡建学校

 陈琳中学

  旅港乡亲陈琳原是金灶镇柳岗村人,5岁时过继到揭阳市揭西县的赤岗山,后来移居香港创业,终得事业有成。

  1992年,陈琳回到祖籍地省亲,热心地要为柳岗联中和柳岗小学改善教学环境,尽自己的所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回到香港以后,他即为家乡汇来600多万元的巨资,作为改建柳岗联中和柳岗小学的费用。村里得到这笔捐款之后,马上启动了学校的建设工程。1993年春,柳岗村两所中小学的改建工程先后竣工,办学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乡亲们遂欣喜地将中学命名为陈琳中学。

  及后,陈琳每年都回到家乡关心学校的发展,并再陆续捐资为学校维修校舍和添置教学设备。2013年,为创建教育强镇,陈琳捐出资金100万元,支持陈琳中学将北边的二层教学楼拆除,重新建成三层的教学楼。这座的教学楼于2014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包括有12间标准教室、6间教师办公室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据统计,陈琳这些年累计共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捐出资金1000多万元。

  如今,陈琳已经80多岁了。他平时省吃俭用,却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家乡的学校。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为家乡做了好事却丝毫不图回报,村里想给他分点宅基地,他也婉言拒绝了。

  建设玉路小学的乡贤力量

  玉路学校

  金灶镇的玉路小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旅居在外的乡亲捐建而成的。当时,香港同胞谢锡奎和在深圳创业的谢锦明共同出资130多万元,帮助玉路小学实现了学校楼房化,大大改善了玉路小学的办学环境。

  2015年,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实现教育创强建设的目标,玉路小学取得上级政府和广大乡贤、村民的支持,再次筹集资金对学校进行改建。在这次改建中,在外地发展的乡贤表现最为得力,谢岳荣、谢锦明、谢海燕、谢旭东等乡贤秉承崇文重教的传统美德,踊跃接力捐资,共捐出资金450多万元。其中,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后移居佛山市并于1994年创立了箭牌卫浴家居集团的谢岳荣,深知“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决心为改善家乡的教育条件作出自己的贡献。仅他一人就为玉路小学捐出建校资金300万元,另外还为学校添置了一批教学设备和出资奖教奖学。用谢岳荣自己的话说,他所以能创建箭牌卫浴家居集团,与他在家乡接受教育并考上大学有着必然的联系。他说:“因为读书我才有了知识,因为有了知识我才能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功创业。因此,家乡要建学校,我会全力支持。”

  除去乡贤的捐资之外,玉路小学的建设还牵动了玉路村其他村民的心,全村的村民也为学校募集了50万元的建设资金。上级政府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给学校拨款150万元。这样,玉路小学这一期的改建工程,共投入资金650万元,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教室宽敞明亮、设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学校,从而成为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乡贤校友时时关注金玉中学的发展

  2012年8月,金玉中学决定拆除原有的一座平房教室,在原址改建一座三层高的教学楼,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计划投资400万元。工程建设启动之后,一些旅居在外的乡贤得知消息,立即慷慨解囊。其中,陈松标捐款100万元,苏汉盛捐款10万元,陈两足捐款20万元,林利财捐款10万元,合计捐出资金140万元,为学校的工程建设解了资金之困,使工程于2013年5月顺利竣工投入使用。

  2013年4月,金玉中学又提出建设一座四层楼的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为1350平方米,计划投资约351万元。此时,又有乡贤林伟强捐出资金10万元予以支持。这座学生宿舍楼于2014年5月竣工,拥有学生宿舍36间,可容纳280多名学生内宿,为内宿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今年初,金玉中学学校东侧的围墙出现裂缝,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得知情况后,一直关心母校发展的潮乡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俊波,即于今年6月捐出资金18万元予以修缮,彻底排除了安全隐患。

  在乡贤和校友的帮助下,今日的金玉中学成为一座漂亮的乡村学校。

  旅港乡亲情系邹阳德真小学

  金灶镇的邹阳德真小学创办于1952年,原来叫“苏洋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全日制农村小学。

  1986年,旅港同胞李德真的儿子李书尧、李书典,还有其他的热心乡贤合计捐资人民币20多万元,为“苏洋小学”易地重建新校舍。当年8月,学校竣工并易名为“邹阳德真小学”。新落成的学校占地面积1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3平方米,规划有序、布局合理、动静相宜、风景秀丽,成为邹阳村、舒荣村、大吴村和玉林村四个村居的孩子求学的殿堂。

  2008年,李书尧、李书典再捐资人民币70万元建设教学楼1幢,配置了科学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室等专用场室,以及篮球场、羽毛球场、小型运动场等硬件设施。同时,所有的教室都装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图书室收藏有10000多册图书,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邹阳德真小学的分教点舒荣小学,也在旅港乡亲的支持下进行了改建重修。

  2004年,先是旅居于香港的乡亲吴仲敏捐出资金50万元,然后其他乡贤也相继捐款筹集了30万元资金,于这一年的国庆节破土动工建设舒荣小学。2005年2月,占地3000平方米的舒荣小学竣工,建成三层教学楼1幢及其它配套设施,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村民们为了表示对吴仲敏爱国兴学高尚情操的感谢,经征得吴仲敏本人同意,将新落成的学校命名为“马宗英希望小学”。小学建成后,又有乡贤苏汉盛于2006年与刘宝珊捐资28.8万元,与苏楚元等合作捐资6万元,为学校兴建了校门和围墙等项目;再于2009年与苏楚廷合作捐资6万元,继续为学校完善了其他配套设施。

  潮阳区金灶、关埠两镇华侨乡贤捐资兴学花絮

  灶浦第一初级中学 灶浦第一初级中学的食堂宿舍楼因受台风“天兔”影响损毁,影响学校教师的正常工作。新荣村乡贤黄伟庆即行捐资50万元,支持学校重新进行修建,使工程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完工。

  灶浦第二初级中学 灶浦第二初级中学于1978年创办,后来逐渐满足不了教学需要。乡贤陈金松得悉情况后,在自身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1995年出资11万元捐建了学校大门,1998年偕夫人蔡巧明出资17.8万元捐建了学校教学楼。

  玉浦小学 1990年,玉浦小学计划兴建新校舍,海内外乡亲纷纷捐款予以支持。其中,旅居新加坡的华侨林楚楷等21人捐出新加坡币1.95万元、人民币0.9万元;台湾同胞林崇信等6人捐出人民币0.5万元;旅港乡亲林海坚等23人捐出港币6.45万元;本村乡贤林俊辉等51人捐出人民币6万元。这些捐款的数额虽然不多,但都反映出乡贤、乡亲关心家乡发展的拳拳之心。

  古美小学 金灶古美小学位处纯农社区。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鼓美村的乡贤积极捐资改建学校。自1997年至2006年,先后有黄培生、黄锡彪等34人捐款10.53万元兴建了1号教学楼;黄建松、黄锡光等19人捐款22.25万元兴建了2号教学楼;黄洁波、黄培生等26人捐款21.78万元兴建了3号教学楼。2015年,黄洁波、黄培生等13人又再捐款33.8万元为学校建设操场和更换门窗。以上各项合计,古美小学共收到捐资88.36万元。

  潮美小学 金灶潮美小学于2005年8月易地重建,占地面积1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15平方米。在兴建新校舍的过程中,乡贤吴四正捐资43万元,吴熙国捐资26万元,吴李鸿捐资11.35万元,吴锡辉、吴锡乳各捐资2万元,吴喜昭捐资1.5万元,吴培明捐资1.2万元,此外还有吴旭彬、吴楚荣、吴锦标等众多乡亲踊跃捐款,一共筹得资金101.4万多元投入建设。

  金沟小学 金灶金沟小学于2011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4675平方米。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不少热心乡贤的资金帮助。其中,吴丽娇捐助了18.8万元,吴炳峰捐助了6万元,谢素淡捐助了5万元,吴潮钦捐助了3万元,吴岳城捐助了3万元,吴惜喜捐助了3万元,黄锡莲捐助了1.5万元,吴慰佳捐助了1万元,吴建生捐助了0.5万元,吴薛岸捐助了0.38万元等。

  沟头小学 乡贤陈光裕从小立下行医济世的志向,为人乐善好施。他慷慨斥资400多万元,在梓里兴建了沟头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0亩,配套有各种先进的教学设施。

  港内小学 2005年,香港同胞吴仲敏捐资50万元建设金灶港内小学旗头分校。学校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有二层教学楼1幢,于2006年竣工投入使用。

  东里小学 金灶东里小学于1999年重建,校舍由3幢二层教学楼组成。其中,北面教学楼及校门、体育室等,由香港潮州公会永远会长、香港潮州商会会董刘思仁捐资120万元建设。为彰扬刘思仁的德行善举,东里小学在学校的校门勒铭“思仁学校”的名称。

  新基洋小学 自1997年以来,金灶新基洋小学得到乡贤、村民和村委会投入的建设资金共298.55万元。其中,在珠海市创业发展的陈松标、陈映吟捐出资金128万元用于建设学校教学楼,陈应财、蔡奕群捐出资金55万元用于建设学校大礼堂。及后,陈松标还为学校出钱雇请保安和园丁,并于2015年再捐资60多万元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

  路内小学 关埠路内小学于2005年由乡贤许壮彪捐资易地重建。工程分二期进行,至2007年9月竣工,总投资400多万元。新校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千平方米,有教学楼1幢、教师宿舍楼1幢、篮球场1个。2019年,许壮彪再次捐资100多万元,对教师宿舍楼进行了修缮。

  玉一小学 1978年,玉一村的林正木、林木葵、林木远、林蝉亮、林远顺、林绍俊、林潮木等,为学校捐资建设了24间教室及校门,使学校初具规模。2007年,玉一村的企业家林壁才、林壁群、林壁杰三兄弟,又出资200多万元为学校兴建了宿舍楼,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2008年,玉一小学的校友林少彬、林启生联合出资600多万元回报母校,为学校兴建了1栋五层的综合楼和1栋四层的教师宿舍楼等。2018年和2019年,企业家林镇才、林吉庆又捐资600多万元改建学校的校门、围墙和绿化校园,以及设立奖教奖学基金。此外,还有乡贤林海壮为学校捐赠了奖教奖学金4.8万元。

  埔上小学 关埠埔上小学得到众多乡贤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捐出的资金虽然不多,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学校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其中有乡贤黄利桂捐资7.2万元完成了学校厕所的改造;乡贤黄旭藩、黄礼茂捐资3万元为学校购置了150套学生课桌椅;黄旭藩捐资5.8万元购置了教师办公桌;乡贤黄肃曦、黄楚雄、黄楚潮自2019年以来每学期筹集4到5千元资金作为奖学金;乡贤黄肃曦、黄楚雄、黄楚潮向学校捐赠了1台复印机和800多册图书等。今年春,乡贤黄利桂又捐资近10万元为学校进行修葺和绿化。

  下底小学 2012年9月,关埠下底村的乡贤黄海洲捐资600万元,为下底小学建设了1 幢四层教学楼,同时配套了各种教学设施和设备。2014年,黄海洲又出资130多万元,为下底小学建设了运动场和橡胶跑道,完善了学校的体育设施,使下底小学的办学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洋贝学校 关埠洋贝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乡贤乡亲的支持。1995年,黄王丽卿捐资40万元兴建了洋贝学校的初中教学楼4座;2001年黄义安捐资40万元兴建了洋贝学校的小学教学楼群智楼;2001年黄隆华捐资40万元兴建了洋贝学校的小学教学楼邦杰楼;2001年黄炳文捐资80万元兴建了洋贝学校的小学教学楼瑞海楼;2010年黄炳文又捐资160万元兴建了洋贝学校的初中实验楼瑞海楼。

  记录历史 致敬前辈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向来有乐善好施、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乡村一级学校的建设归乡村负责,而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乡村尚无足够的财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学校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以及很多在改革大潮中拼搏创业且有所成就的民间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回报乡梓,或捐资捐物兴建学校,或设立基金奖教奖学,使城乡每处学校都发生了喜人的巨大变化,以致民间流传有“汕头乡间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之说。华侨与乡贤这种致富不忘回馈桑梓的家国情怀,是潮汕历史形成的传统人文精神的延续。记录这些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的故事,研究和探讨其形成和运作的基础,对于传承和弘扬潮汕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研究中心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改革开放以来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情况的田野调查,发掘和整理各地华侨与乡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事迹,以记录历史、致敬前辈、启迪后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汕头故事。

来源:汕头日报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