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潮南,从上班第一天被辞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香港“牛仔裤”大王
▼
7岁的时候,马介璋跟随父母从潮南迁居到香港生活。他父亲同朋友合资经营米店,做小本生意。马介璋兄妹五人,整个大家庭就靠着父母微薄的收入来支撑,生活艰辛。当时全家挤住在一间位于香港贫民区的小木屋阁楼里,至今马介璋的下巴还留着当年睡梦中摔下阁楼的伤痕。
身为家中长子,马介璋非常懂事,中学毕业后,15岁的他意识到自己已长大,决定辍学当学徒以帮助家庭生计。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母亲打工的毛衣工厂为毛衣“抓毛”,也就是把毛衣的毛抓起,使毛衣可以达到更加保暖的效果。第一天上班,一窍不通的他,到母亲的工作间询问母亲应该怎么做,没想到被老板撞见,不分青红皂白就认为他贪玩、不安心工作,当即就把他辞退。第一份工作,在上班第一天就“被辞职”,这对许多人来说都算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对马介璋来说,这件事却成了激励他奋斗的极大动力。
被“炒鱿鱼”后,不认输的马介璋没有难过,反而安慰母亲说:“终有一天,我要开比他大十倍的工厂。”
马介璋很快找到第二份工作,当起了牛仔裤裁缝的学徒。
聪明好学的他很快成为熟练工,白天在车间缝牛仔裤,晚上自己做缝纫,一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每个月能挣300多元。
马介璋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立下的“要开比老板大十倍的工厂”的誓言,发奋图强干了两年,除交一部分给父母做贴补家用外,自己也攒下了1500元。
一心要改变自己打工命运的马介璋,迫不及待地开创自己的事业。
他用攒下的1500元租下一间地铺,买了两台旧的制衣机,然后与大厂接洽收原料,随后将牛仔布料外发给家庭主妇加工,再收回来自己负责做“上裤头”等工序。就这样,家庭式加工一干就是三年,马介璋做得十分顺利,并从中赚取差价,铺位规模也逐年扩大,竟盈利10多万元,雇工达到250人。
后来,马介璋通过经纪人的介绍,直接为外商加工,减少了中间环节,利润又有大幅度增长。于是,他买地造房,建起了1万平方米的达成制衣工厂,加入了香港制衣商的行列。
中国改革开发后,马介璋依托内地,在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泰国与港澳等国家、地区设立企业,组成以生产牛仔裤为主,兼营布匹、拉链、纽扣等辅料的香港达成集团。
马介璋友善为人,确保信誉,使他在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平日奉行与人为善的道德标准,一次和朋友到夜总会跳舞,在舞池中被一名外国人踩了一脚,朋友打抱不平骂那老外,反倒是马介璋出来劝架。后来,那个外国人来到马介璋桌边道歉,互相介绍之下,才知道他原来是瑞典的一位服装商,到香港来买货,都是一个行当的人。两人竟因此而做成了一笔大生意,成了永久的客户。
马介璋经常用这一亲身经历教育子女和身边的管理人员。
谦和诚信的他得到客户的信赖,7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香港服装实施限额制,他一下子获得港府10万条牛仔裤的配额,占了全港配额的相当一部分。即使后来他在房地产吃亏,到南非重新创业,也立即获得美国客户大批订单,使他迅速从房地产业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恢复了元气。
马介璋苦斗三年走出“山寨”(家庭式经营)之后,先后在澳门、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泰国、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区和国家都设厂办企业,业务也从制衣向房地产、酒店、珠宝、娱乐、制鞋、织布、以及染布业等多元化发展。特别到了1985年,此时更成熟更老练的马介璋敏锐地感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迈出一大步,他认为中国无论是制衣还是其它领域都拥有庞大的市场,有待大力开发。于是他调整了自己的策略,依托祖国大陆,向大陆投资。这一着使他的事业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
2003年,马介璋获颁“铜紫荆星章”
多年来马介璋时刻记挂自己的“根”,无论在哪个行业打拼,他都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支援祖国家乡的建设:捐资支持深美西路延长线新建工程建设、回乡捐建学校和设立奖学金、捐赈灾款助力家乡尽快做好灾后重建和复产工作等等。
如今,马介璋已退居二线,任董事局名誉主席,其第二代接班人是他的胞弟、现任佳宁娜集团的董事会主席马介钦。马介钦比长兄马介璋整整小9岁,1984年出任公司董事,于2014年正式上位接班。
经商的道路虽然曲曲折折,但马介璋年少时的誓言没有落空,他的集团业务已经扩展到房地产、酒店、物流等多个领域,是享誉海内外的香港“牛仔裤大王”,更是家国情怀满载的潮汕商人。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