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這座900年古塔,有看頭

文光塔位於潮陽區中華路,周圍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這座有著近900年歷史的古塔,南宋時稱「千佛塔」,明朝時改名「文光塔」,意為人文昌盛之地。文光塔是一座具有顯著建築藝術風格、獨特結構方式和悠久文化歷史的古塔,是潮陽區重要的地標性建築,也是粵東著名旅遊勝跡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風格多樣

蘊含豐富文化內涵

文光塔為磚石結構的樓閣式七層石塔,塔高42米多,底周長40米,平面為八角形。古塔從觀到內裏,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形狀各異的採光窗如一幅幅掛畫

塔門前的古甬道,由三個乾卦組成,寓意「天長地久」和「三元及第」。塔門朝南,門頂有石匾,上書「文光塔」,左側刻有「嘉慶乙亥孟冬」,右刻「豫章唐文藻立」,是清嘉慶二十年(1815)時任潮陽知縣的唐文藻對文光塔進行全面修繕時所題。塔門兩邊還刻有唐文藻的題聯:「千秋文筆振金石,百丈光芒貫鬥牛。」古塔現今還保留著三清天尊、佛祖、觀音菩薩、玄天大帝、文昌帝君的神像,融儒、釋、道「三教」文化於一體。而塔身從下而上更是集宋、明、清古塔建築藝術風格於一身,其中的塔基底座是宋朝風格,塔身中間部分是明朝風格,上面至頂層則是清朝風格。

文光塔獨特豐富的建築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科學文化價值及社會歷史價值,引來各地專家學者探究並讚歎不已。

 

塔內精雕細琢

石壁天花工藝精湛

文光塔建於宋紹興元年(1131),因多次倒塌,千百年來進行過幾番重建及修復,現主要保持明代建的樣貌外觀,具有明代建築精細的特點。

文光塔為空心塔,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收縮,塔尖為紅色葫蘆,整座狀如文筆。塔腔為壁內折上式,各層有螺旋形石級相連,共122級,沿梯攀登,可直通塔頂。

塔的首層都是用石頭壘砌而成,利用力學原理,形成拱形及弧度,從下而上逐漸收窄,其工藝之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塔內首層用石頭壘砌而成工藝精湛

二層以上為青磚砌築,每一層的天花都有精美圖案,有八卦圖、蝙蝠、盤龍、仙鶴、鳳凰等等,據說每層的圖案都有深刻的寓意,像第三層的天花圖案是蝙蝠,就有納福的寓意。每層都有塔廳及塔廊,塔廳有四個拱門通往塔廊,但每層的門都不在同一方向,而是逐層呈一定的角度錯開;塔廊有石欄,可以在這裏俯瞰周圍景色,另外梯間還有拱形及圓形的採光窗,透過厚厚的塔牆,外面的風景就如一幅幅掛畫,美不勝收。

 

▲寓意「納福」的天面蝙蝠繪畫

文光公園修葺一

成人文旅遊勝地

 

古塔周圍也有豐富的文化歷史遺存。塔後有一塊可移動的石板,相傳下面地宮還有兩層,藏有佛骨舍利子、佛像、銅錢、玉器、方尺、銘文等鎮塔之寶,是否真實存在到今仍是個謎。旁邊還有一口古井,名塔館古井,相傳是建塔時因為地基不穩,為了平衡塔身而建造,井水清甜,早年棉城有9口井,稱「九龍吐珠」,這口井為九龍之首,傳說飲之能延年益壽,曾是當地居民的飲水來源。塔前的兩只石獅,本來安放於棉城學宮前,日寇轟炸後得以保存,後來才移到文光塔前。

文光塔處於文光公園內。塔旁有一石碑,立於民國36年(1947),上面有《籌建文光公園序》。公園除了有和文光塔相關的文化遺存,還設有蔡楚生銅像和紀念碑,銅像由鄧穎超題字,紀念碑由夏衍撰文,吳南生書寫,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光公園中的蔡楚生銅像和紀念碑

公園中還有一座六角亭,是新中國成立後建造的。相傳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多次炸塔,但每次炮彈都落在這座亭的位置,炸出了一個大坑,後人便在這裏建了這座六角亭。

位於鬧市中的文光公園,佔地不大,卻集古塔、古井、六角亭、文化名人紀念碑於一體,近年來經過重新修葺,回廊曲折,綠樹環繞,成為一處人文旅遊勝地。

(來源:汕頭發佈)

-end-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