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俗之节日篇【潮州元宵节】

民俗是民间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潮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市,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潮州人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潮州民俗文化传统,

民俗是民间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潮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市,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潮州人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潮州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海潮人的凝聚力,潮州文化的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潮州元宵节

4fcb8b8101ba0720b7d3c6d2045457fc.jpeg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全国统一的元宵习俗是夜晚观灯展和游花灯。

而在潮州,元宵节则是一个特别隆重、欢庆的日子,其重要性堪比春节,对于老百姓来说,元宵还没过,这个年就像还没过完一样。

在这个热闹、喜庆的节日,潮州人会用各种活动来展现美好生活。

白天,除了常规的祭拜祖先,怀念感恩先人之外,还会组织舞狮舞龙、英歌舞、荡秋千、斗畲歌、赛大猪等活动,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来展示生活的美好和富足。

到了晚上就更加热闹了,锣鼓喧天、乐曲悠扬,到处张灯结彩,老厝大门口的灯笼都会被点亮,燃放烟花、摆设灯展、花灯游行、竞猜灯谜、投掷喜童这一晚是诗意与浪漫的狂欢。

而在潮州话里“灯”和“丁”同音,添灯也就寓意着“添丁”。所以在潮州乡村有元宵节有着“吊喜灯”的习俗。就是在元宵节当夜,挂上从庙里引回家的灯笼,祈求来年“出丁”生子,给家庭寄予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

潮州的一大特色是元宵夜吃甘蔗。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吃“元宵”,而潮州人在元宵节对吃元宵并不是很在意,更注重的却是有没有买到甘蔗来吃,因为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吃甘蔗,整年不会蛀牙”。

事实上,潮州盛产甘蔗,春节前后正是甘蔗成熟大量上市的时间,甘蔗很甜,元宵节吃甘蔗寓意着生活“甜美”。

在潮州市磷溪镇,有“穿蔗巷”传统民俗活动,非常有意思。

在正月十六日晚上,村民们都会用甘蔗挂上灯笼,自发到村道上组成一条长长的临时“蔗巷”,让游神队伍从中间经过,博个好彩头。

寓意往后的生活像甘蔗一样越吃越甜,事业也如甘蔗一般节节高、似灯笼一样红火火。

当然,元宵节的主角还是花灯。

潮州花灯一直以来就是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为人们祈求平安的一种吉祥物。在人们心中,花灯一直有着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潮州花灯独具特色,其制作工艺则是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于我国民间花灯艺术中的南派。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证,但明朝嘉靖刊本《荔镜记》中,已多处描写潮州城游花灯情景。

由此可算,潮州花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已有四百多年。

对比于潮州的其他工艺,潮州花灯的显著特点是人物妆面柔和、造型灵动、做工注重细节、工艺特别细腻。

潮州花灯有较强的装饰性,是一项集多种地方艺术于一体的手工技艺,例如泥塑、彩绘、刺绣,剪纸,舞台梳妆技法,盔头制作技法等。涉及到力学、光学、文学、舞台美术、民间习俗、传统工艺表现手法和国画构图等知识领域的内容。工艺程序复杂、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对艺人的考验较大。

元宵节设灯展是以前花灯制作艺人斗艺的产物。各家花灯师傅都拿出自己最为得意的精品前来集中展示,看得人们啧啧称奇,连连赞叹。

从古自今,有好多文艺作品都描绘了元宵节灯展的盛况,如潮州歌册代表作《百屏灯》、童谣“正月点灯笼”、潮剧《陈三五娘》等等。可见,元宵看灯展是多受欢迎啊!这应该是整个“春节”中,除了拜年之外,潮州老百姓最为欢喜的一个习俗了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