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星集团董事长张汉龙:真正的财富在于经历,人生的领悟在于分享

图片
北京潮星控股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张汉龙先生
朋友们觉得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似乎不太适合经商,因为他经常把金钱利益放在末端,总是违背商人的“原则”,但他所经营的企业却被授予诸多荣誉。
他是商人却做了一些与买卖无关的事,他说自己有时“不务正业”,但很多人却评价他古道热肠,他一些看似奇怪的行为总是充满正能量。
他认为自己的事业尚未成功,他的人生一路走过来虽然经历了太多坎坷,但他总是乐观地笑对人生,直面困难,永不退缩,而且在低潮后他总能比原来站得更高。
他是一个充满故事的人,他总说经验就是财富,经历也是能力,所以当一些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友人找他倾诉时,他会耐心地用自己的例子鼓励他们勇敢去尝试、不要惧怕失败,他因此被很多年轻人引为创业的励志典范。他就是张汉龙
“创潮汕人的遗传基因”
张汉龙,北京潮星控股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地道的潮汕人,也是一名在潮商群体里面很多人比较熟悉的人物。
在很多人眼里,潮汕人吃苦耐劳,擅于经商。社会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潮商的采访文章,报道了他们创业发展的励志故事,张汉龙也是其中之一。当记者与张汉龙聊起以往媒体对他的事迹报道,他谦虚地表示:从来不敢说自己事业是成功的,也不敢妄言能以自己的经历来激励他人,只是觉得有些心得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虽说在商言商,但是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未间断过学习。以前也曾跟媒体的朋友聊过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对企业运营管理的些许感悟,但是我更愿意跟别人分享一些商业以的东西。我不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怎么做人,因为我觉得做人成功,事业必定成功一半。”张汉龙告诉记者,他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也喜欢去挑战一些别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难事。2015年刚好是潮星集团在北京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在十周年庆典活动时,张汉龙跟大家分享了创办潮星的历程,很多荣誉背后的艰辛通过亲身经历的他娓娓道来,使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张汉龙认为,潮商之所以能够闻名海外,除了卓越的商业才能,其实还有一些更重要的根本因素。仁、义、德、勇、谋,是潮商群体所崇尚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思想精髓,潮汕人经商有勇有谋,但排在前面的还有仁、义、德三个字。翻开史料,我们会发现,很多颇有成就的潮商前辈和精英,世人更乐于传唱的往往不是他们的商业成就,而是他们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对此,张汉龙深有感触。
“商人二字,‘商’虽然在前面,但‘人’才是最重要的。”张汉龙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潮商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贡献不可忽视,但除此之外,潮商在很多方面同样也影响深远。拿现今大家都熟知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来说,据张汉龙介绍,其实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小商品集散地是现在汕头潮南区的峡山镇。当时,潮汕地区众多的海外华侨和香港地区的潮商把各种大陆所没有的商品带到汕头,各类新奇特商品的集聚从而形成了最早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商业和外来人员的聚集,带动了汕头地区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如纺织家居业、日用品、小家电等,经济发达的同时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这在当时尚属于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一时各地刮起了向汕头经济特区学习的热潮,厦门、温州等地都曾赴汕考察和学习。
尽管后来汕头的经济发展逐渐被各地的新起之秀赶超,但也就是在那个时期,造就了当前海内、海外加本土“三个潮汕”局面——很多潮商就是在当时通过经商而走出潮汕,从事各行各业,并在各地扎根发展。他们白手起家,很多人最初只是包工头、批发零售商、小厂商,但经过苦心经营,最终成就了数不胜数的知名企业,再通过转型发展,成为房地产、金融、IT等各行业的资本大鳄。比如总部位于深圳、成立不足24年、近期计划控股万科的某集团,便是在那个时期创建起来的潮籍企业。
“虽然时过境迁了,但潮商的奋斗精神仍在,同时,潮汕人爱国爱家、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也非常明显,从抗战时期到改革开放,不少潮商都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站在当代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值得我辈学习和弘扬。”张汉龙表示,“再进一步,就目前而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中,潮商的创新基因更应该再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放眼世界,一个充满奇迹的中国正在迅速崛起,站在商者的角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马上就要迎来全新的‘十三五’,但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中国经济处于叠加期、转型期,有很多发展难题需要破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顶级设计,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要部署,中国有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不断发展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潮商群体中应得到更好地发扬,争取在这一轮变革中抢占先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聊起创新,张汉龙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正如他所说,创新是潮汕人的遗传基因,所以在这个话题上,他显得格外有兴致。
张汉龙和记者谈到想在汕头投资建设一个国际创客城的计划,他希望借此吸引到海内外潮籍青年精英回归家乡投资创业,拧成一股“新”的力量,为家乡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助力粤东经济转型升级。虽然计划暂时未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但张汉龙对此项目依然充满信心,他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契机迟早会出现。
“汕头作为粤东地区中心城市,如果有机会建设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平台,相信能够改变本土的大量创业创新资源不断向其它城市流失的局面。不要说海外,国内各地有那么多潮商,为什么有些人事业成功后愿意在家乡生活却没有在家乡投资发展,这个问题值得很多人去认真思考。”张汉龙表示,“李嘉诚先生将世界顶级理工学府引到汕头,共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就是希望科技创新的力量能在此释放威力,创造未来。再比如,深圳的创业创新环境非常好,克强总理年初还亲赴深圳考察创客空间,这座城市就活跃着相当多的潮商和潮籍青年创业者,深圳潮商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而各地还有很多这样的潮商群体,如果能把他们吸引回家乡,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粤东的发展局面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最大的受益者,始终是家乡人民。”
率真务实 事业辉煌
一番言谈下来,记者发现,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身上不仅有为大商者的儒雅,同时还保留了潮汕人骨子里那股率真务实的劲儿:品茶论道时温和内敛、谦虚谨慎,针砭时弊时又直言不讳、直指人心。也难怪之前他作为一名中国民营企业家,对于美国大使馆不尊重中国公民人权的事写信给美国驻华大使,对其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严正批评,这件事还获得我国外交部的关注和赞许,并引之为案例;十一月底作为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的他向选民做述职报告时,直接脱稿畅谈,因其敢于直言、认真务实,台下的群众屡屡鼓掌致意,成为佳话。
“我只是做了我觉得应该做的事,说了我认为应该说的话。群众选我为人大代表,我就一定要尽己所能,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责职。比如我谈创新,那首先我自己得真正做出点创新的事,而不能信口雌黄。”张汉龙说。
潮星集团参股的杭州天禄堂公司,是一家拥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的中医中药馆,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浙江省老字号。2008年张汉龙和合伙人一起收购天禄堂时,仅仅是一家药店而已,而数年间,已发展到拥有位于拱宸桥西、总面积约两千平方米的天禄堂国医国药馆,位于河坊街中医一条街的天禄堂中医门诊部,位于西溪湿地的天禄堂健康养生馆,设有150张床位的杭州天禄堂中医康复医院四大主体,并持有国家中药发明专利达数十项,固定资产近亿元,年门诊量超过10万人次,即将开业的杭州天禄堂中医康复医院还会使门诊量再次翻倍。2015年,天禄堂凭借自主发明的“血液全息问诊与疾病干预系统”被IF金拇指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创客峰会评为“互联网+医疗创客平台”。
张汉龙告诉记者,传统和创新,其实并没有什么冲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有传承。随着天禄堂事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对发展中医药文化和民族医药事业的鼓励与支持,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也于今年初颁布,张汉龙对天禄堂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也更加坚定了在传统中医药产业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5年底,为使天禄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在中医药文化传承、科技研发领域取得进一步成就,张汉龙与合伙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天禄堂扩展至北京。“我们希望依托首都得天独厚的平台和资源优势,凝聚更多的权威专家学者,团结更广泛的机构和团体,塑造更广大的影响力,更好地弘扬中华国粹经典。未来,我们还将在国内主要城市做整体布局。”
对社会感恩奉献 予他人帮助引导
除了总部位于北京的潮星集团,张汉龙还在各地拥有多家分公司,业务涉及医药医疗、高新科技、能源环保、建筑装饰工程、文化传媒等。他的很多时间都会在各分支机构指导工作,同事们都觉得他太辛苦了,但他却认为勤奋是一种美德。他表示,做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起到垂范的作用,但如果事必躬亲,那么铁打的人也会受不了,因此他逐渐选择放权,对企业的管理原则是“用人不疑”。白手起家、商海打拼多年的张汉龙,深知草根创业的不易,所以多年来,他细心地搜罗和培养青年人才,给机会,给平台,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发挥的空间,从而培养出一支精干肯干的年轻队伍。在他的企业中,有好几位年轻人已被他推荐到各级青联组织担任委员,每年还有一些优秀的青年参加由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出访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国家为国际青年外交事业做贡献。来自潮星集团的青年代表,因其优异的表现,已经多次受到肯定和表扬。
张汉龙笑着对记者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但潮星集团不是传统的潮汕家族企业。我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在我这,只要是有才能又肯努力的人,潮星必有一席之地给他。这个时代赋予了我梦想,也成就了我的梦想,现在,我也想帮助别人成就他们的梦想。”
当然,才华和勤奋,还不是张汉龙衡量企业员工的全部标准。“成大事者,还须拥有一定的胸怀与格局,以及一颗感恩的心。”张汉龙说,“心很重要,不管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走了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出发的目的。一路走来,我幸运地遇到了很多贵人,他们对我的鼓励和帮助让我永生难忘,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情谊、更加懂得感恩。”或许就是因为张汉龙自己经历过、承受过、释怀过,所以才使得他更加愿意去帮助和引导年轻人。“只要力所能及,在关键的时候搭把手,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有一个话题多次想跟张汉龙细谈——潮星集团的公益事业,他却是风轻云淡地带过,他认为做得还很少。但他却跟记者谈起了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他很自豪地告诉我,潮星集团可能是广东藉在京企业中第一个成立党委的民营企业,并且潮星集团的党委书记可能是唯一一名兼任地区社会工委副书记的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潮星集团党委对企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笔者还通过官方资料、媒体报道、群众传播等多方面渠道了解到,张汉龙多年来以潮星的名义或通过集团党组织在公益慈善领域中做出很多深得人心的举措,也因此获得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和社会各界的佳赞。
“做公益,做慈善,我只是想对一些确实需要帮助的群体尽一份心、献一份力,而不是要以此来标榜自己。所以这方面不需多说什么。”张汉龙说,“这么多年的经历让我懂得一个道理:财富来源于社会,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社会的。有句话叫‘水满则溢’,那我们就别等到让水溢出来时才做公益,更不要让它变成一种负担,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把它分享出去,尽量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眼光长远的人,必定胸怀大志。张汉龙在做好一个商人之外的乐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挣钱是一个商人的终极目标,但我更愿意追求一些更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当我老了的时候觉得无愧于这一生,而更加引以为荣的是,我能为这个社会做出多少贡献并培养了多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