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艺|玉浦风炉
▼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日常煮饭、烹茶、冬天取暖、烘干衣物……曾经,生活中处处少不了风炉,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关于“家”的温暖记忆。在揭阳,玉浦风炉,享誉已久,特点是其火路通畅,用料节省,火力集中,且炉体美观而耐用。据载,清朝末期,玉浦人便开始利用粘土手工制作柴炉、炭炉、草炉等各种类型的泥炉,俗称“风炉”。至民国,玉浦的制炉技术已趋成熟,规模逐步扩大,由原来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前店后坊产销一体化的炉铺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日常煮饭、烹茶、冬天取暖、烘干衣物……曾经,生活中处处少不了风炉,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关于“家”的温暖记忆。在揭阳,玉浦风炉,享誉已久,特点是其火路通畅,用料节省,火力集中,且炉体美观而耐用。据载,清朝末期,玉浦人便开始利用粘土手工制作柴炉、炭炉、草炉等各种类型的泥炉,俗称“风炉”。至民国,玉浦的制炉技术已趋成熟,规模逐步扩大,由原来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前店后坊产销一体化的炉铺炉店。当时,在榕城就有两家远近闻名的炉铺炉店都是玉浦人创办的,一家是黄清声在南门外街的“元合”炉铺,另一家是黄水龟伯在雨伞街与北环城路交界处的“老万合”炉店,民间流传有“欲买好炉老万合”之谚,其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
50年代后,玉浦建立农业合作社,开始迈向集体化,成立玉浦制炉厂。制炉厂建立后,不断创新制炉品种,扩大生产规模。至80年代,玉浦的制炉业达到鼎盛,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及周边地区。其蜂窝煤炉曾参加全国同类产品展览,以省煤、效果好而获嘉奖,并在全国推广,成为重要品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煤气炉、电磁炉等炉具在家庭的普及和应用,风炉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记忆中的“老物件”。
日前,无意路过玉浦,遇见炉匠黄伯正在用刀具为泥炉坯割形,只见他拿着一把特制弯刀,灵巧地割“炉耳”、开炉门,无需测量工具,下手又准又快。黄伯告诉笔者,他从事风炉制作已有二三十年的光景。据介绍,玉浦风炉选用本地的粘性泥土为原料,须经过选泥、晒泥、浸泡、筛灰、练泥、压坯、割形、晒白、煅烧等十几道工序。除了练泥和压坯可用机械操作外,其它工序都由手工完成,制作工艺繁琐复杂。黄伯说,如今,风炉大多是应用于民间进宅“打油火”的民俗仪式。近年来,由于人们追求复古,也有一些茶舍、客栈等购买风炉。不过,由于市场需求不太,且风炉制作费时耗力,经济效益不佳,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现在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还在坚守着聊以打发时光。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