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收购碧桂园?回应来了
▼
11月8日,中国平安发布一则公开声明称,其注意到路透社发布的一篇有关公司被有关政府部门/机构要求收购碧桂园并承继其债务的新闻报道,“公司严正声明,该报道完全与事实不符,公司从未收到任何有关政府部门/机构的相关要求。此前,公司在收到相关问讯时,已书面向路透社作出澄清,但路透社仍执意发布相关的不实报道,公司对此深表遗憾。”
截至11月10日收盘,中国平安报37.35.42元/股;碧桂园报0.77港元/股。
关于中国平安拟收购碧桂园的消息,记者向碧桂园方面核实,得到的答复为:“公司并不知悉相关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平安和碧桂园的总部均在广东省。
记者查阅早前路透社发布的相关报道,该媒体称:“四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有关政府部门/机构已经要求中国平安取得陷入困境的碧桂园的控制权。”对此,中国平安的发言人表示,相关政府部门并未接洽该公司,并否认了路透社报道的消息。中国平安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称:“并没有被政府部门要求收购碧桂园。我们断然否认这个消息,这是不真实的。”与此同时,中国平安公司董事长马明哲没有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碧桂园第一大股东为必胜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为51.95%,实际控制人为杨惠妍;第二大股东为Kingboard Investments Limited,直接持股比例为1.25%。
▲杨惠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人寿保险”)曾是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直接持有碧桂园的股权比例为5.37%。据BloombergNews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目前,“中国平安已经出售持有的碧桂园全部股权,并且没有计划收购碧桂园。”
从目前来看,中国平安自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到出清历时8年。从出资入股至减持出清,也是房地产行业所经历的上行到下行周期。
早在2015年4月,中国平安以63亿港元(约人民币49.5亿元)收购碧桂园9.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平安成为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但从2021年末,其又开始不断减持。截至2023年6月30日,碧桂园持股5%以上的股东有两家公司,一家为杨惠妍的必胜有限公司,持股52.6%;另一家则为中国平安,持股比例为5.37%。
今年8月11日,据港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平安资产管理在场内出售碧桂园1409.4万股,完成交易后,中国平安持有的碧桂园持股数减为13.82亿股,股权由5.04%降至4.99%。而这一次减持是在碧桂园发布亏损公告,公开承认其遭遇阶段性流动压力之后。
由于彼时中国平安的持股比例在5%以下,在此之后的减持不需要再履行披露义务。通过此次中国平安的澄清公告可见,其彻底出清碧桂园股份。据悉,早在三季度末,中国平安便不再持有碧桂园股份。
在房地产行业,中国平安一直是背后的“隐形大佬”,其先后投资过碧桂园、融创中国、华夏幸福、朗诗集团、旭辉控股、金茂、蓝光发展、富力地产、中南建设、华润置地等多家房企。不过,在房地产行业处于流动性危机背景下,中国平安开始减持了手上持有的地产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既是出于维护自身现金流安全的考虑,也是及时止损的表现。
据悉,碧桂园自2020年以来的融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当前公司的销售和融资面临严峻挑战,账面可动用资金仍持续减少。碧桂园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积极推进境外债务管理措施,希望通过制定整体解决方案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资本结构。
10月19日,碧桂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声明:“公司关注到有谣言称‘创始人父女或已离境’,该谣言被别有用心地发布在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我司创始人和集团董事会主席目前在国内正常工作。”
多家险资频繁撤离地产股
事实上,近两年来,随着房地产股价持续低迷,险资撤离地产股时有发生。比如,今年4月中旬,泰康人寿计划在半年时间内减持保利发展,减持比例不超过保利发展总股本的1.3%。截至8月10日,泰康人寿减持保利发展2734.76万股,占总股本的 0.23%,套现3.92亿元。
此外,大家人寿减持金地集团,泰康人寿和泰康养老转让阳光城股份,前海人寿减持华侨城A等。
受险企频繁撤离房地产的影响,10月26日,金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近30%的富德生命人寿被传要转让金地股份,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60亿接盘。随后被传的接盘方紧急发布声明称,网传“富德生命人寿60亿转让金地股权予深投控”为不实信息。
而在此前的10月16日,金地集团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关注。董事长凌克因身体原因辞职,为此金地集团债市股市经历了双双下跌。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险资持续减持上市房企股权,但在房地产的投资仍在持续,只是由房企的股权转向了具体的项目。比如,9月份,中邮保险收购大悦城旗下的中粮置地广场项目,总交易价格达到42.56亿元。
相比被险资放弃的房企,万科则是幸运者,因为有深圳国资委、大股东深圳地铁撑腰。在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看来,虽然深圳国资委没有明确说具体的支持措施,但是可以预计大股东对于万科的支持力度不会小,比如进一步增持万科,或回购万科的股票,或直接为万科注入资本金等等,使万科有更强的体能可以穿越这轮市场周期。
来源:中国经营报、新京报等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