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侨乡风情的潮汕华侨故事
▼
潮汕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的潮汕,因人多地少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地向海外移民,主要是被称为“南洋”的东南亚地区。对海外移民,潮人称为“过番”,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大量的潮人向移民海外。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地的潮汕华侨约有1000多万,故有“海外一个潮汕,海内一个潮汕,本土一个潮汕”“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之说。潮汕作为著名侨乡,有着丰富多彩的华侨文化,也演绎着富有侨乡风情的民间故事。
一、潮汕华侨艰苦创业故事
“‘樵夫将军’破象阵”讲述的是砍柴出身的潮安鹤塘乡人陈式帮助暹罗国破寮国象阵而被封为“樵夫将军”的故事,其背后则是潮汕华侨艰苦创业的真情反映。
清代,海阳县(今潮安)鹤塘乡有个名叫陈式的穷苦青年,父亲早逝,弟弟卖身戏班,家中还有老母亲。陈式生得高大强壮,从十四岁起,靠一把砍柴镰刀养活母亲。陈式砍柴回来,常常要经过父亲墓地。有一次,他坐在父亲墓前歇脚,凑巧有个风水先生路过这里。风水先生这里看看,那里望望,自言自语说:“好灵秀的山水啊,这墓主的子孙会出个把将军的。”陈式听后,哈哈大笑说:“先生说对了一半,我弟弟在戏班做文戏,我终日挥刀砍柴,可算半个将军?”风水先生知道陈式是墓主的儿子,又说:“你们还后生,来日方长。”
第二年,陈式眼看靠砍柴难以维持母子生活,借了路费,辞别母亲,躲进汕头港红头船,到暹罗谋生路。陈式到了暹罗,在北部山区开垦种植。这时,寮国常常骚扰暹罗边境,闹得百姓不得安宁。后来,寮国又发明象阵,暹罗军面对象阵,束手无策,屡战屡败,局势十分危急,国王下令出榜招贤,寻找能破象阵的人。
一天,陈式有事进城,看到招贤榜。回去后,他一连几个晚上蹲在寮棚里,叮叮当当地做着铁匠活,终于造出了一把对付大象的家伙,那就是在家乡砍柴的镰刀前头加上一尺来长的铁锥子,后面再配上一根长长的木柄,既可砍又可刺。于是,他跑到皇宫里,找到朝臣,说出对付象阵的办法。朝臣听后很高兴,马上向国王禀报,国王半信半疑,叫朝臣把陈式带到他面前,让他亲自看看。陈式到了国王面前,先是给国王看他那把特制的镰刀,然后又介绍了镰刀的使用方法。国王看得眼珠一动也不动,想来想去,觉得有些道理,又念敢揭榜的就只有陈武一人,决定让他试试。
陈式一下子忙开了,先是一头钻进打制镰刀,又要求国王拨给他二百勇士,有了武器,有了士兵,就日夜操练起来。不久,寮国又摆开大象阵来进攻,国王命令陈式迎敌,陈式把队伍拉到边境一座大桥底下埋伏起来。寮国的大象阵象往常一样,大摇大摆朝着大桥走来了。领头的大象背上搭个藤棚,坐在里面的指挥官正吱哩咕噜,忙着指挥后面的象阵通过大桥。大象过桥有个习惯,一到桥头总是要先用鼻子探探桥板,然后才放心走过桥去。正当领头大象伸长鼻子在桥头摆来晃去时,陈式率先从桥下把镰刀捅上桥面,使出浑身力气,一勾一拉,象鼻断了!大象鲜血淋漓痛得直吼叫,转身就跑。后面的象群被前头这情形吓得狂奔乱跑,跟在大象后面的寮国士兵,有的被大象撞倒、踩伤,有的三十六计逃为上策。大象大声吼叫,小士兵哭爹喊娘,乱作一团。陈式精心训练的勇士们,一齐挥镰,从桥下冲上来,左右开弓,又勾象鼻,又刺敌兵,把敌人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以后,寮国再也不敢胡来,暹罗百姓过上好长一段太平日子。
陈式大破寮国象阵,国王非常高兴,授给他勋章,封他做将军,还送给他好多金银财宝,百姓都尊称他“陈式将军”。过了不久,陈式向国王请求回唐山服侍老母。国王舍不得他走,又说又劝都留不住他,只好再三吩咐他回唐山后带母亲重返暹罗。陈式回国后,就在鹤塘乡建了一座宽敞的“卫公府”。进宅那天,演戏设宴,好不热闹。
“潮阳‘大篷下’”讲述了潮汕人在海外艰苦创业谋生而不忘家乡故里的故事。
清朝期间,潮阳城西门外有一人,其姓不详,知人称为大舍。大舍出生之日,是其父亲经营酱园发财致富之时,因此大舍自幼娇生惯养,过着幸福生活。及年长,读了几年书,便游荡嬉戏。后来父母为他娶妻,生了儿女,仍依赖父母供养,懒惰成性。转眼双亲去世,大舍不受约束,吃喝玩乐,不到几年,把父亲留下的财产挥霍殆尽,穷苦起来,加之无一技之长,要找职业,人家认为他是纨绔子弟,不欢迎,因而处境窘迫,家庭不免产生不和,夫妻经常吵架。一天,夫妻因生活问题又吵了起来。妻子骂他一生只顾浪荡,如今家财散尽,连累了妻儿,有何面目见人,他反驳妻子目中无人,是要叫他去死吗?妻子气头上便回应他:“你是无用的废物,死了亦好。”大舍气愤之下,径直走出家门,不回头了。妻子也十分盛怒,认为这无志气的人,虽然出了家门,没有生计,不久定会回家来,就不理睬他。
大舍走出家门后,思其一生所作所为,既无供养父母,又无养育妻儿,致使家产散尽,实在无脸见人,倒不如死了干净。他走到一处僻静的河边,找河水深的地方,跳了下去,肚子灌了水,挣扎了一下,昏沉沉地失去知觉。不知过了多久,忽听见耳边有人嚷道:“这人是大篷下的,送他回去吧!”大舍感觉身体一阵颤动,苏醒过来,他睁眼向四处看看,原来被冲到岸边。他想,死也死不成,怎有面目回家,于是,弄干了衣服,走到汕头。大舍混进了洋船,往暹罗去。他到了暹罗,初时在潮汕人的商店里混饭过活。
有一天,他在街上走,遇到一妇人,这个妇人认识他。原来,这个妇人曾经在大舍家做过工,后随丈夫到了此地,他丈夫开了一家商店。她见大舍无着落,就带其回家,向她丈夫夸口说大舍以前是一家大酱园的老板,希望在暹罗工作,于是,大舍便在她家当伙计。无巧不成书。不久暹罗曼谷市面,有家停业的酱园厂要招人顶受,这妇人的丈夫经过洽商,将这家酱园接过来,让大舍管理。大舍得此机会,立志要好好珍惜,洗心革面,奋发苦干,在其努力下,大舍成了酱园的老板。
转眼几年过去,大舍在暹罗娶妻育儿,过着甜蜜生活,但身处他乡,不免挂念家乡妻儿。适逢曼谷有一商人要回潮阳探亲,大舍以暹罗旧友的名义,告诉他一处在潮阳城西门外的地址,托他询问这个家的近况,并托他寄去钱财。不久,这商人返暹罗,告诉他这家人现有一妇女及两个儿女,儿女皆已长大,一直依靠手工艰苦维持生活,这妇女的丈夫,数年前因口角而离家,至今不知去向。大舍闻悉,不胜慨叹。
第二年,大舍随这商人回来潮阳,住在商人家中。在他家见到自己的儿子,儿子认不出父亲,大舍不言明,而是交给其钱财,吩咐次日置办一些牲品,祭拜祖父。第二日,大舍便来到他的家中,去厅室燃香点烛,进行祭拜,还与其子说些话,便辞别走了。这时他妻子在房内帘里观察,此人的身材、面貌、举止显然是她丈夫,便叫儿子到商人家找他父亲回家相认。儿子到商人家时,大舍已出门往汕头,重返回暹罗,只留下一封信。儿子将信带回,母子读完,哭一场,只能作罢。大舍返回暹罗,将其财产的一半寄给原配妻子,自后音信稀少。
又是十几年过去了,大舍在暹罗的儿子也长大成人。一天,他问父亲酱园的大工场是什么地方,一位老工人代答:“这里是大篷下。”大舍听后一怔,回忆起早年在潮阳水里听到人喊“大篷下,大篷下”的情景,如梦初醒,默默带他的儿子归家乡。
二、潮汕华侨爱国爱乡故事
泰国澄海籍华侨高绳芝(1878—1913年),热心家乡建设,其故事至今仍令人称道。
高绳芝早慧,少年得志中秀才,经科考合格,赴省城乡试,一发中的,举人榜上有名。正当“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其祖父高满华勉励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中进士不罢休。高绳芝却对祖父说:“我不想再考下去,更不想当官。”原来,从小饱读诗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高绳芝,富有忠君爱国思想,他夙愿通过科举,跻身士林,做个忠臣良辅,施展才干,为国为民。但此次上省城赴考亲历的两件事,彻底动摇了他的信念。
他在省城考完试,准备乘船回汕,走在路上,一个老妇向他求乞。心地善良的他,毫不犹豫掏钱给她,正想向老妇说点什么,忽然冒出好几个乞丐把他围住,都伸手要他“行行好”。同行的几个潮汕考生,见势不妙,纷纷逃离。一个揭阳籍的考生喟然长叹,对他说:“天下乞丐何其多,你给不完的。我如果舍得下脸皮,也得当乞丐了。我这次赴考的路费,全是父亲向乡亲们一户一户跪借来的。”考生们纷纷向他诉说底层民众生活艰难之状,这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他根本不知他夙愿为之效忠的大清帝国的子民竟是这样贫弱。与他乡试同科期的一个考生,质地极差,但竟然榜上有名。考生们私下嘀咕:“他有钱,用钱买的。”高绳芝目睹清廷腐败,国贫民穷,决定绝仕途,致力兴办民族工业,创实业以振兴国家。
高绳芝弃文从商的决定,大受仅比他大四岁的叔父高晖石支持。高晖石本也是读书的好料,中过秀才,但他比侄子高绳芝醒悟得早,立志走办实业救国的道路。他较早到暹罗继承父业,由于他多才善贾,事业不断发展,成为泰华商界之巨擘。如今,聪明的叔侄联手打天下,无疑如虎添翼,高氏事业蒸蒸日上,更上新阶段。
高晖石、高绳芝继承了先辈的产业,也继承了先辈诚信、慈善的优秀品质。他们的事业不断扩展、发达,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也成正比增拨。创实业以振兴国家、造福民众正是他们的初衷。
“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贡献不可估量,高绳芝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汕头市志》载:“孙中山倡导革命,高绳芝不惧风险,率先响应,参与并赞助丁未黄冈起义和惠州起义,单惠州起义一役,他捐款2万元(银元)作军费。”2万银元在当时是一项大工程的投资款。为革命,高绳芝舍得花钱。
1906年,孙中山批准潮汕革命党人许雪秋、陈涌波的起义计划:丁未年(1907年)正月初七,革命党人攻打潮州城。许雪秋向潮汕铁路公司承领建筑工程,安排了700多革命党人当路工,分布在潮州城内外,预备起义时响应。各路革命党人约定正月初六秘密会集饶平浮山埠,初七举义,翻越坪溪岭,途经潮安意溪,直捣潮州城。谁知老天不作美,正月里竟然连降大雨,道路受阻,很多革命党人无法如期到达浮山埠,起义无法如期举行。正月初八,少数革命党人留在浮山埠一家小客栈,这其中就有高绳芝。
举义的消息不知何故泄露,官府立即派兵到黄冈城和浮山埠搜捕革命党人。官军围住浮山埠,革命党人危机四伏。危急关头,高绳芝镇定自若,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币,分发给革命党人,吩咐大家立即散开,混进墟场,装成上墟场卖东西的农民。他赶快躲进墟场里,买了一根扁担,两只畚箕,还有一只肥鹅,一头扛着,大摇大摆在官军的眼皮底下向浮滨方向走去,其他革命党人也都化险为夷。
汕头市中山公园的绳芝亭
不久,高绳芝又积极参加丁未黄冈起义。起义失败,他被清政府“着花红”(通缉)。一个前清举人,成为反清廷的革命党人,其心路历程似乎还没有人研究过。
在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里,是这样介绍高绳芝的——《高绳芝与水、电、通讯》:“开启汕头人文明生活方式。1914年,在澄海华侨实业家高绳芝的倡导下,集资兴建的庵埠水厂正式营业。汕头全市用上自来水,这在近代供水上名列全国前茅,在省内仅次于广州。高绳芝还组建商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909年全市用电灯照明。同时,高绳芝投资开通了汕头至澄海的长途电话并成立了汕澄电话公司,这是汕头民用电话的起源……”高绳芝的名字与汕头的水、电、通讯联在一起。这段文字对高绳芝这方面的贡献的记述基本准确。高绳芝历任汕头总商会会长、汕头民政长、全潮民政财政总长。为缅怀高绳芝支持辛亥革命和举办地方公益事业的功绩,汕头中山公园建设委员会特在园中建“绳芝亭”以纪念之。
三、潮汕华侨赈灾妤难,乐善好施故事
郑智勇(1851—1935),潮安凤塘淇园村人,著名潮汕华侨。民间传颂着“二哥丰扬名海内外”的传奇故事。
郑智勇
“二哥丰”本名郑义丰,潮安淇园乡人。淇园乡面前有条通海的西溪,现郑氏大宗祠前的拐弯处,溪里有个泥沙积成的小沙滩,人们管叫它“浮堆”。奇怪的是“浮堆”哪年能长出咸草来,那年淇园乡就必定要出大贵人。郑义丰出生那年,浮滩上正好长出了咸草。郑义丰临出生的那天夜里,他母亲做了个梦,梦见在西溪边洗衣时,有一条鲸鱼从海那边向她游来,醒来就生下了他。母亲把梦告诉了乡亲,乡亲们都说这是鲸鱼精转生的,长大能翻江倒海,干一番大事业。
郑义丰九岁时,乡亲们的话还没有应验,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到处求乞。姑母见他可怜,把他领到家里放牛。谁料被他踩过的青草立即枯死,被他牵过的牛也病的病,死的死。姑母家里的人说他煞气重,把他辞掉了,别户人家见到这种情形,也不敢雇他,他只得回到家里来,可进了家不见母亲。原来,母亲忍受不了饥饿,已改嫁到澄海南界乡。
郑义丰孤苦无依,到处流浪,几年后过番,到暹罗谋生。他拼死拼活干了几年,好不容易发了财,正当要过上好日子时,不料成亲那夜,自己现了鲸鱼原形,新娘被他活活吓死了。郑义丰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就成了南洋的首富。暹罗王见他有本事,很看重他,封他为暹罗国宰相,还和他结拜为兄弟,尊他为二哥。从此,人们就称他为“二哥丰”。
清朝末年,孙文经常到南洋鼓动革命,有一次逃到暹罗避难,危急中得到郑义丰的救护和资助,非常感激。孙文见他有义有智有勇,与他来一个桃园结义,还替他取个名叫智勇。
“二哥丰”回到家乡,想把母亲从澄海接回淇园享福。乡里的族长、乡绅闻知,一齐上门劝阻他,都说他母亲改嫁败祖辱宗,不能接回来。他说不过那些人,就回暹罗去了。不久,“二哥丰”遇到了孙文,就跟他谈了这件事。孙文听后说:“我闹革命就是要推翻封建,你把母亲接回来吧。”他见孙文给他壮胆,就命儿子郑德才载了一船银元,到家乡来买地建新乡。他吩咐儿子,一边建,一边把淇园和邻讨的穷乡亲、外乡、乞丐接进来住。新乡的房屋一批批建成了,对住进来的穷人,不单给他们房屋,还给他们土地和家具,结婚的再给费用,读书的不用钱。穷乡亲们一个个感恩戴德,不是姓郑的也都改姓郑。
辛亥革命那一年,淇园新乡建成了。“二哥丰”又回到家乡来。母亲生日那天,他一面请了锣鼓班,雇了一只八抬大轿,到澄海接母亲;一面请了原来乡里那帮族长、乡绅,说是要和他们聚一聚,庆贺新乡建成。进席时,那帮老家伙一见“二哥丰”的母亲早已端坐在堂上,一个个坐立不安,感到很不是滋味。忽然,一队头戴盖帽、佩着肩章的军人,抬着一幅金匾,迎面走来,霎时间,鞭炮齐鸣,鼓乐大作。金匾抬进大堂时,那帮老家伙一看,原来是一幅大寿轴,中间一个大“寿”字,上行小字是“义母大人寿诞之庆”,当看到下面一行落款是“孙文”时,才知道他们所反对的竟是国家临时大总统孙文的义母,都被吓破了胆,很久说不出话来。“二哥丰”终于和母亲团聚了。
在外拼搏,发达了的郑智勇,不仅支持反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而且关爱桑梓,乐施好善,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1918年2月13日,潮汕发生地震,潮州韩江堤身松动,有崩塌的危险。郑智勇得知后,慷慨捐资给家乡加固堤防,累计金额达到38万银元。工程完成后,乡绅民众在堤边建起一座“郑公智勇纪念碑”,表彰他的善举。郑智勇大智安定勇,故事多多,个个感人。
四、潮汕华侨诚信经营故事
“杨世隆忠厚成巨富”故事
近代新加坡富商杨世隆(1838-1911),是海阳龙溪都(今潮安庵埠)文里村的一个穷苦乡民。“过番”到新加坡后,他艰苦创业,忠厚友善,诚信经营,民间就流传着“杨世隆忠厚成巨富”的故事。
杨世隆自幼失学,一字不识,但为人忠厚勤劳,捡猪粪都干。青年时挑起“八索”,四乡呼叫,收购“旧铜锡”。有一日,旧铜锡担挑到官路张,忽遇暴雨,便在一家门楼避雨。
这家主人是个教书先生,主动让他进屋避雨。言谈间,先生知他未婚,见他长相不凡,老实憨厚,就提出要把女儿嫁给他。世隆受宠若惊,不敢相信,连声说:“没有这般福气。”没当一回事地离去。过些时候,世隆又到官路,张先生闻声,把他叫进家中再提婚事,世隆仍表示不敢有非分之想。张先生越发器重他,便资助他一些钱银,越年把女儿嫁过去。
有了岳父的接济,世隆在乡间开间小食店,日子平平好过。一天,世隆听说同乡的“大头德”过番发财回来,忽忆起前些年与一群后生人在树下乘凉,有一外乡人路过信口说,“你等日后能发达者不过‘个半人’”,并指世隆是“一个”。原来,外乡人是个相士。当时听了只当耳边风,如今见“大头德”这“半个”能发达,想我世隆这“一个”如果也去过番,说不定还要更发达。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丈人,丈人大为赞成,说:“你命属木,走远才能发财,但发财了勿忘记照顾妻家。”
1865年,世隆漂洋来到新加坡。起初帮人打杂,换个口食,稍有积蓄,便在十八间后街摆起地摊,卖些布头布尾之类的杂货。有一次,他发现地摊前有张像银票的小纸张,他虽不识字,但料不是废纸,便拾起收留。一会儿,有一“红毛人”匆匆而来,像在寻找什么,世隆见状,忙招手把洋人叫住,当他弄明白纸张是“红毛人”的失物后,立即掏出奉还。“红毛人”看了看世隆说:“这是一张大额的支票,你为什么愿意送还?”世隆答道:“别人的钱财,俺一点不要。”“红毛人”拿出一把钱答谢,世隆坚决不接受。“红毛人”十分感动,决定从事业上帮助他。原来,这个“红毛人”是英国人,是新加坡“绒里鹿”布行的大班,专销从英国进口的各种布料,是一家大公司。
杨世隆得到大班的帮助,不再摆地摊了。他在十八间后街租了一间铺面,专销“绒里鹿”布料。大班让他先提货,销后才付款,做免本生意,世隆从此走上好运。一次前去结帐,世隆发现大班漏记了一笔账,就主动提醒。大班更加敬重他的人格,决定今后从英国进口的布料由世隆独家经营,别家要货由他批发。杨世隆的生意终于打开局面,挂起了“隆发”的招牌来。“隆发”一发而不可收,很快地成为新加坡可数的富商。
“好心过谢慧如”故事
大慈善家谢慧如当年独自在泰国创业,开办了辗米厂。当时做这种生意的商人通常是在收购稻谷前去银行贷款,而银行需贷款人出示大米购买的买卖合同才可以贷款。谢慧如创业伊始,坚持诚信待人。
谢慧茹
当他第一次从银行贷款收购稻谷时,不到两个月,米价上涨,有别的买家要求以高于合同价的价格向他购买大米,被谢慧如拒绝了,坚持以当初签订合同的价格如数卖给签订合同的买家,宁可让利三分也要讲究诚信。这样一来,谢慧如赚到了比钱更可贵的信誉。于是,谢慧如用短短的几年就打开名头,银行也因为谢慧如的信用,不要求他出示任何买卖合约便贷款给他,许多大米商家也纷纷找他做生意。
“他的最大资产是诚”
李嘉诚早期经营塑胶业,他想扩大再生产,但苦于缺乏资金。有位外商看重了李嘉诚的塑胶产品质量优良及其经营企业的真本领,要求大量订货,条件是须有殷实的厂商担保。但找谁担保呢?在香港这个“你争我斗”的社会里,“求人如吞三尺剑”。
他只好率直地告诉外商,“尊敬的先生,我很遗憾,不能找到殷实的厂商担保。”这位外商被他诚恳态度所感动,断然地回答:“啊,亲爱的李先生,我相信你的真诚,请不必介意。你的签名就是最好的担保。”李嘉诚听后十分高兴,但还是半信半疑地说:“谢谢先生的信任,可是我的资金拮据,目前还无法成批大量生产满足先生的要求。”他这种忠实的商业道德使这位颇有眼光的外国商人深感这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不要紧,不要紧”,毅然与他签订合同,并提前交付贷款,从而解决了扩大再生产所不可缺少的资金问题。
从儒家思想中吸收了丰富素养的李嘉诚,求诚立信,把信誉作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在香港还是在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信用最重要。一时的损失将来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人如其名,诚实守信成为李嘉诚“最大的特点”,“他的发迹和成功靠诚”,“他的最大资产是诚”。
五、潮汕华侨信仰故事
澄海樟林石头城内有座妈祖宫,香火旺盛。妈祖宫是供拜妈祖的,但乡民拜妈祖同时拜亥爷——一尊泥塑的猪像。人们为何要将猪作为神来供奉朝拜呢?这里面有一个神奇故事。
清光绪年问,樟林北社林厝有一寡妇陈氏,生一遗腹子,取名亚猪。孤儿寡妇,日食难度,境况十分凄凉。乡村老辈深为同情,常劝说陈氏改嫁,另寻生路。陈氏起初不肯,后来饿得没有办法,只好横下心改嫁。这天早上,她穿珍藏多年的那套蓝衫乌裙的结婚礼服,背起未满三岁的儿子,准备到媒人间去相亲。刚行至北社栅门脚,一只大乌猪满身污泥迎面冲来,两只大耳朵不停扇动,一支猪尾左右摇摆,陈氏躲避不及,被拨得满身污泥,不敢前去见人,只得抱着孩子坐在路旁痛哭,经人劝释后回家了。后因生活所迫,陈氏又起改嫁之念。一天早上再整衣裙,牵着儿子,改道从河美棚门出去。才出棚门外,只见一口大乌猪向她冲来,又是弄得满身污泥,陈氏触景伤情,抱起儿子,回到家中大哭一场,从此立志不嫁,母子相依为命,求乞度生。直至亚猪十五时,与人结伴,乘红头船到暹罗谋生,由亲戚提携,在一小公司做伙计,他每月寄钱回家奉养老母,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时日一久,渐渐积有了几个钱,又与人合股驶洋船,发了洋财。后来亚猪回到家乡,对母亲极为孝道。生子亚象,聪颖过人,延请名师,勤读书史,中了秀才,陈家自此家境日益富裕。
那年,适逢北社七圣夫人生日,宫前演戏酬神,陈氏前往观看时,又有一口大猪到她身边乱闯,驱赶不开,后来竟尾随她归家,遍问乡人,都不知猪主是谁,觉得诧异,便把它养起来。那猪三餐来食,食后出门不知去向,一直至死。陈氏想起当年,多亏神猪显圣,方免改嫁离乡,妈祖是水神,儿子能过洋行洋船发财,是妈祖保佑。于是,在樟林南门边建起天后宫,正殿立妈祖像,右边塑一泥猪,立于案上,称为亥爷,与妈祖一同受乡人供奉。
因这个故事,樟林一带流传有“亥爷得份妈祖宫,妈祖得份亥爷福”的俗语。这也是潮汕人好祀神明、知恩必报的体现。
潮汕有很多从泰国回来的老华侨,都喜欢讲述“三保公鸡”的故事。三保公是潮汕人对郑和的尊称。
明朝年间,三保公的船队又一次到暹国。三保公特地跑去看望正在巴里垦荒的侨民,在一棵大树脚下,三保公和侨民聊天,他知道创业艰苦,好言好语安慰大家,“凡事起头难,要刻苦,要刻苦!”三保公要走了,侨民们舍不得他走,送了一程又一程,回到原地,继续开工了。忽然,树上传来了“刻苦,刻苦!”的叫声,大家感到诧异,望上去,只见禽不禽、兽不兽的动物,伸长了脖子,正在向大家点头,连声“刻苦,刻苦”地叫着,这是哪路神仙呢?只见它头象鸡头,四只脚,全身披着细鳞。大家猜来猜去,谁都没有听说过,没见过。有位上了年纪的人说:“它说的是三保公的话,说不定就是三保公来陪伴我们的。”大家也都觉得是那么回事,就把它称做“三保公鸡。”
从此,大家移到那个山巴,三保公鸡就跟到那个山巴,“刻苦,刻苦”地叫着,使人听了浑身有力气,几下锄头下去,荒山立刻变良田。后来有人跑到城里经商,三保公鸡也跟到城里去,还是“刻苦,刻苦”的叫着,谁家屋顶来了三保公鸡,谁家生意就兴旺。侨胞都说,三保公鸡的声音就是吉祥如意。
禽不禽,兽不兽的“三保公鸡”自然是杜撰出来的,事实上,这是华侨借助三保公的神灵威力,鼓励人们艰苦创业,奋勇拼搏。民间流传的这个故事,充分见证了潮汕人早年在海外谋生的艰辛历程。讲述海外潮人艰苦创业而不忘家乡故里的故事还有“君丁钱,唐山福”。
六、潮汕华侨两地情故事
历史上,不少潮汕人为谋生计,离乡背井,惜别亲人,只身过番到海外艰苦创业,他们的父母妻儿留在家乡,守在家里,苦苦等待,演绎着一出出生死离别、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达濠东湖村的淑芳亭背后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清朝末年,达濠东湖村有一名妈赐的青年,新婚不久就和乡人一同过番去南洋。隔年,同行乡人带来噩耗,说妈赐在一次海难中身亡。已生下遗腹子的妈赐嫂阿芳,如闻晴天霹雳,但只能认命,含辛茹苦养育儿子,孤儿寡母,生活十分困苦。几年后,阿芳在好心人的牵线下,改嫁邻乡的娘添。娘添为人厚道,很勤快,小婚后日子过得还算可以,过继来的儿子已七、八岁,和继父相处情深,邻居都称赞不已。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妈赐回来了!
古色侨乡东湖村
原来,妈赐在那次海难中被人搭救,漂泊到另一个国家,受尽磨难,终于赚得一笔钱,千辛万苦跋涉回到家乡。得知双亲去世,妻子改嫁,就寻访到娘添家,结发夫妻抱头痛哭。可问题来了,阿芳是随前夫还是随现夫?娘添很明事理,主张阿芳跟妈赐回东湖,毕竟是先来后到;妈赐却十分纠结,对妻儿他是深爱的,但对娘添在阿芳危难时收留了母子是感激不尽的,不愿拆散这个美满的家庭。在娘添的坚持下,阿芳决定回东湖。
两个村隔了一座高山,娘添送他们来到岭顶,正要作别,小孩子突然放声大哭,要跟着娘添回去。确实,孩子对娘添的感情比妈赐更深。这一刻,妈赐惊觉自己犯糊涂了,对不起娘添兄,对不起妻儿,自己过些天还是要到南洋的,难道生生拆散他们,让妻儿再受苦?不能这么做!于是,他下定决心,拉着他们折回原路,并把从海外带来的银票塞给娘添。娘添断然不依,说你让我做什么人?你回来不但老婆没了,银票也要给我,人财两空,怎么行!就这样,两个男人都为了对方而互相推却。忽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他们找不到避雨之处,全身被雨淋透。阿芳触景突然有了主意,说你们不要推了,银票用来在这山岭上盖一座风雨亭,让往来的乡人有一个避雨和歇息的地方。事情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妈赐又回南洋,娘添和阿芳幸福地相守。那座用爱心和品格构筑的风雨亭,一直庇护着行人和客商,被人命名为“淑芳亭”,至今屹立。
这就是潮汕人的胸襟和气量,这就是潮汕人的价值操守。淑芳亭的故事,润声细雨地教化着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
七、潮汕俗语故事
海山岛是饶平最大的岛屿,与南澳岛对峙,盛产对插大虾脯,为潮汕名产。“海山虾脯——大插”这句潮汕俗语中的“大插”,有吉祥如意,平安大赚之意,其背后有故事。
清乾隆年间,海山岛居民已能建造红头船,运载货物到暹罗、安南一带贩卖。有一个姓朱名毕源的人,第一次跟他人去做生意。妻子刘氏将要带去的大虾脯,每两只对插,成为圆月形,对天祷视,愿其夫平安大吉,获利而归。一年后,毕源果然大赚而归。此后,海山渔民都学她将虾脯对插,有求吉祥如意,平安大赚之意。
“从暹罗啵到猪槽”是一句在潮汕较为流行的口头禅,意喻说话长长拖拖,罗罗嗦嗦,不着边际。这背后有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侨乡澄海。
有个叫李直的青年,对邻居少女阿珍有爱慕之心,但苦无法接近她,以表明自己心事,便请教他的好友李才。李才笑着说:“这有什么难处,只要从暹罗啵到猪槽,必能成事。”
几天后,凑遇阿珍在门口喂猪,李直便凑上前去,对她说:“阿珍,你在养猪?”阿珍说:“是呀!”李直又问:“你爸爸在暹罗?”阿珍忍不住笑起来:“我爸爸在暹罗人人皆知,你问他做什么?”李直红着脸,继续问道:“你这个猪槽岂是养猪用的?”阿珍觉得问这些话真奇怪,便反问李直:“你问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李直搔耳摸腮,不知怎么应答,只好直说:“要你嫁给我。”阿珍一听又惊又怕,急忙走进室内去,从此便怎么也谈不拢了。
“慈黉起厝,好慢孬猛”
相传陈慈黉历来注重建筑质量,只求好,不求快。他一见某个工人紧紧张张,拼命劳作时,就立即责问他“是不是家中有事待你去理?”然后就叫工头先给他发工钱,让其回家理完事再来做工。
陈慈黉
因类似事例一再发生,人们就形成一个印象,产生一句俗语——“慈黉起厝,好慢孬猛”。
潮汕侨批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潮汕俗语有不少出自侨批,而出自侨批的潮汕俗语往往背后有故事。
“番畔钱银唐山福”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潮汕俗语,其由来就有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到南洋谋生。在异国他乡,他每日起早摸黑,为人洗衣,每月赚的钱都寄回家给妻儿,这样,家中逐渐富裕起来。在母亲的疼爱下,儿子长大成人,但被宠成一个娇生惯养、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儿子娶了老婆后,母亲去世。夫妇俩少了约束,无人管教,更是放手花钱,什么事都不干,还雇人给他们洗衣做饭。
父亲接到妻子噩耗,痛不爱生,赶回乡办丧事。他问儿子从事什么工课,儿子竟然说:“你赚的钱够花,我哪还要去吃苦。”老华侨听后,心想自己在南洋为人洗衣,儿子却在家雇工给洗衣做饭,深有感叹地说:“番畔钱银唐山福啊!”
这条俗语也有称“七成食番畔,三成靠唐山”,其意思是指海外华侨赚的钱,给家里人享福,但家里人不知海外华侨的凄惨与辛苦,讥笑、讽刺那些力食懒做者,告诫年轻人要珍惜钱银,辛勤劳动。
“月尾出初十五六,宽宽等”
从前有一妇人,丈夫前往南洋谋生,音信杳无。她天天盼望能收到丈夫寄来的侨批,可惜愿望总是落空。有一天,她到镇上找了一位算命先生,推算她的丈夫什么时候才有寄批回家。那算命先生装模作样地推算了一会,说:“你丈夫迟早会寄番批回来的,不是月底就是出初,要么就是十五、六,你回家耐心等待吧。”
这条俗语两个意思,一是说事情迟早会发生,肯定会有结果,要慢慢等待,不能焦急;一是讥笑、讽刺一些被人愚弄,还不清不楚。
“戆过阿网伊阿嫒”
阿网的父亲早年到南洋谋生,一去杳无音信。阿网的母亲天天盼着丈夫寄来批信,以解挂念。一天傍晚,阿网带来一位从南洋回来的水客,刚一到家门口就大声喊到:“娘啊!喜事来了,阿爸托人寄来番批了!”正在家中洗浴的阿网母亲被这喜讯冲昏了头脑,竟然忘记自己正在洗澡,立即走出来收批。水客见状,不好意思地转过身,阿网母亲惊醒过来,急忙跑回房穿衣。
“唔对阿开伯个数路”
相传有一位有暹罗华侨叫开伯,托水客带信款100圆给家乡的妻子,由于这位华侨也不识字,只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在信里画4只狗(潮州音“狗”与“9”字同音,4条狗表示36的意思)和8只鳖(潮州音“鳖”与“8”字谐音,表示64的意思)。水客见他只在信批上画图,而没有写明批银数目,就暗中扣留了2圆。
开伯的妻子虽然也不识字,但她聪明伶俐,从信里悟到丈夫托来100银圆,就对水客说:“阿兄,你唔对阿开伯个数路。8只鳖代表八八六十四,4只狗代表四九三十六。明明是100银圆,怎么只有98圆?”水客无言可对,只好交出扣留的2圆。这位妇女也如愿以偿地收到了丈夫寄来的100银圆。
这条俗语有两个意思,一是对不上号;一是为人要诚信。
八、潮汕华侨节俗故事
潮汕人在农历正月初七日食七样蔬菜,叫“七样羹”,以示不杀生,保当年安康。据传说,天神女娲氏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才造人,称“人日”。七种菜合煮,各有寄意。“大菜”寓发大财;“厚瓣”即合人意;芹菜寓勤劳;“蒜”寓会盘算,有积蓄;“春菜”寓事业如春草勃发;“韭菜”谐天长地久;“菠稜”寓矫健如龙。如吃其他蔬菜,也以七样为准。潮汕有俗语:“七样羹,吃了变后生”,或“七样羹,愈吃愈后生”。吃“七样羹”的民俗在潮汕流传已久,其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就有一段华侨故事。
相传,旧时潮州有一位老汉,因思念几年前正月初七出洋谋生而杳无音信的儿子,每年正月初七都要在餐桌为儿子添上一副碗筷,以寄托情思。
有一年正月初七,老汉因家贫无钱买菜,就从市场上捡来了菜摊倒掉的七样菜叶,回家煮了一大碗,刚给远在南洋的儿子摆上了筷子,就有人报说儿子的“番批”到了。人们都说吃“七样羹”是好兆头,此后大家都在每年的正月初七跟着吃“七样羹”了。
“齐齐拜阿公”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华侨与当地习俗的关系。
从前,有一年正月初一,潮安下埔村的村民们正汇集在宗祠里准备祭拜祖宗。这时,一个刚回乡的华侨赶到了。他进了宗祠,捧上了一盘白花花的银子放在供桌上。拜过了祖宗,村民们纷纷给他送鸡蛋和猪肉,他则以白银回赠。就在这一年里,下埔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们以为这是“齐齐拜阿公”的缘故,便留下了此习俗。
九、潮汕杂咸华侨故事
华侨与咸菜故事
过去一般人尤其是农村贫困户三餐都是配吃咸菜和菜脯,所以,吃咸菜和菜脯成为穷人的社会特征。但华侨回乡,特别爱吃这种家乡风味的特产,在南洋的华侨更是喜欢托亲邻过洋着带去。有一个故事,说是在南洋的富裕华侨,托人在家乡带去一坛潮汕咸菜,他如获至宝,每天只是拿一点来佐餐。
有一次,他宴请一位刚过南洋谋生的亲戚。这位亲戚见到卓上满是鱼呀肉呀等好东西好菜色,他认为自己是穷人,不敢吃鱼、吃肉,只挑了卓上的一小碟咸菜吃。
这时,主人很高兴,拉下脸说:“你在家乡已经吃多了咸菜,来到这里还要吃咸菜,为什么要和我争吃?”
这客人莫名其妙,以为主人吝啬,连一点咸菜也舍不得请他吃。后来家人才对这客人说:“大鱼大肉你尽管吃,这里的咸菜比黄金还贵呢。”客人这才恍然大悟。
华侨与贡腐的故事
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东南亚各国经济萧条,一江姓华侨回到家乡,一时找不到谋生门路,他从自己带贡腐让乡亲们品尝受到欢迎这种事上得到启发,心想,我何不将这件产品进行改进,自己开个作坊,专门生产贡腐,销往泰国?主意已定,他就带领一家人干起来。
他的老婆和儿女以及儿媳等家眷,本来都是虔诚的念佛者,对做贡腐轻车熟路,作坊很快就开张。这位老江伯对贡腐的原料配方特别重视,在以“素”为前提下,为了增加它的口感,他给贡腐加进了更多的配料,而且亲自品尝,逐步改进。他的长子江钦佩比较有文化,也参加到这改进产品质量的行列中。江钦佩经常将改进后的产品拿到佛堂免费让大家品尝,请众人提意见。一个集思广益、群众认可的产品就这样形成了。
贡腐产品不单在樟林很畅销,还远销到泰国等潮籍华侨较多的国家和地区。老江伯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了作坊,有了面积不小的晒场,还有一间地处樟林闹市区的店面,较“勤发号”。老江伯听从儿子江钦佩的建议,将自己的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商标为“双蝠牌”南姜白贡腐。
十、潮汕华侨笑话
“雨伞与草鞋”是一则笑话,但也反映了华侨对家乡经济的重要作用。
从前有兄弟两人,老大是个穷秀才,老二不识字,却过南洋经商发了财。一日,老二回唐山,托人请老大到城内他住的客栈会晤。老大到客栈时,老二刚好外出,弟妇接待了大伯。老大问弟妇说:“你们做那么大的生意,不识字怎么记帐?”弟妇拿帐簿给老大看,说:“记帐画记号!”老大只见簿上画着密密麻麻的各种记号,叹息着,随手拿笔在帐簿上写了两个字:“命也!”就告辞了。
老二回到客栈,听老婆说老大来过,就问:“他有没有伸手要东西?”老婆说:“他画有两个记号在这里。”老二看后说:“他要雨伞和草鞋”。原来,他把命字看成一把张开的雨伞,把“也”字看成一只草鞋。
潮汕华侨众多,故事也多多。潮汕华侨故事记载了海外潮人艰苦创业的历史,传颂着海外潮人诚信友善的动人事迹,传递着海外潮人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精神,承载着海外潮人浓郁的文化情怀。潮汕华侨故事既是潮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潮汕民俗,增添了潮汕俗语,也积极地反哺家乡的传统文化,有力作用于潮汕文化,促进了潮汕文化的发展壮大。
作者:陈友义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