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生到老板,这位潮商带领公司做行业“领头羊”!

宏达远志,海纳百川。

  挺拔的身躯,谦逊的谈吐,集莞商、茂商、潮商于一身——宏川集团董事长、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林海川,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海纳百川,颇有儒商风范。

  风雨30年,作为国主要的化工行业综合服务商之一,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宏川集团”)一直专注化工主业,从“小门市”成长为“领头羊”。2018年,宏川集团旗下广东宏川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川智慧”)于深交所主板敲钟上市,成为东莞第27家A股上市公司。

  从并购到上市,宏川集团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道,对林海川而言,“专注主业”是他贯彻始终的经营理念。本期《高质量发展东莞策莞商面对面》将对话宏川集团的掌舵者林海川,听他讲讲宏川集团的“发家史”和宏川智慧上市后的“致富经”。

向海图强

  从书生到老板

  走进宏川集团的企业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三个缩小版的化工储罐,上面是宏川的logo,这是宏川集团的看家本领。

  林海川与化工的缘分要回溯到30年前。1993年,祖籍普宁,21岁的林海川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东莞市虎门化工贸易公司(下称“虎门化工”)。谁也没想到,这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竟会成为宏川这一“民营化工商业王国”背后的掌舵者。

 

  3年后,镇办企业虎门化工实施改制,24岁的林海川成为改制后民企东莞市宏川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宏川化工”)的老板,脱离了“集体企业”的身份,自此开始了“化工王国”的缔造之路。

  最初,宏川化工主要从事化工贸易,但在企业逐渐壮大,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林海川发现,化工贸易处于化工行业的中游,属于“夹心饼”,利润受到上下游企业的挤压,非常微薄。

  于是,林海川开始踏上拓展之路,在化工主业中向其他业务领域拓展,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2001年,在尝试向产业链下游的化工制造业拓展失败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化工仓储业务。

  “化工仓储企业的资金投入大、审批门槛高、建设周期长,这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一旦项目建成投产,就会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林海川说。

  高门槛的化工仓储行业没有让林海川望而却步,反倒是迎难而上。历经3年的选址、立项等筹备工作,2004年,宏川集团旗下第一家石化仓储企业——东莞三江港口储罐有限公司成立,成为虎门港立沙岛化工区的拓荒者。2007年,东莞三江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成为虎门港立沙岛化工区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大型仓储项目。2009年两期项目全部投产后,该公司的货物吞吐量、出租率和营业收入等关键指标都在华南地区名列前茅。

  这也为宏川集团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借着经济蓬勃发展的契机,林海川的石化仓储事业越做越大。2010年,宏川集团并购了位于苏州太仓港的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2013年,并购了位于南通如皋港的南通阳鸿石化储运有限公司,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也成功将石化仓储版图从珠三角延伸到长三角,在国内化工市场抢先布局。

  上市之后

  专注主业、并购赋能

  走进林海川的办公室,房间一角放置着一张十分显眼的“作战地图”:2022中国化工仓储分布图,图上标注着全国各地近百座化工仓储基地,其中就有十几座属于宏川智慧旗下。

  回想起2018年宏川智慧上市后的发展历程,林海川感触颇多。

  一般来讲,企业在上市后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实现发展扩张,这也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必由之路。而宏川智慧在上市后短短5年之内,就使仓储规模增长5倍,营收快速增长,则是因为选择了一条较为独特的发展路径——并购。

  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宏川智慧通过IPO和可转换债券募集了大量资金;同时,上市后企业更为规范、知名度更高,也让宏川智慧更易获得低成本、长周期的银行贷款,这些都为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宏川智慧上市至今的10次并购,均为产业内横向并购。“在石化仓储行业,仓储能力决定了盈利规模。”林海川直言道。通过并购不断增加码头数量、扩大仓储规模,基于行业目前的供需关系,仓储收入和企业盈利均能实现稳定增长。

  林海川的经营理念亦可以从他所选择的并购目标中窥见一二。

  “平衡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诉求最关键的就是要专注主业,把主业做好做强做大,这既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也最终能够迎合资本市场的要求。”在林海川看来,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非常明确:“立足仓储这一主业,提升服务能力,方能为更多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上市前,宏川智慧只有3个仓储基地、约107万立方米的仓储规模;在今年10月完成对南通易联公司的并购后,其旗下化工仓储基地面积已接近6000亩,拥有码头14座、储罐994座,总罐容500.31万立方米,化工仓库运营面积达6.49万平方米。据国海证券测算,宏川智慧罐容量占整个中国化工仓储市场10%以上,其国内民营化工仓储行业龙头地位可见一斑。

  放眼未来

  市场“留一扇窗”

  深知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城市营商环境的进步,面临挑战更是应该抱团取暖,作为东莞上市公司的一员,林海川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并被推举出任首任会长。

  在林海川看来,上市公司最大的特点在于,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行业内,而是被广大投资者一视同仁地从效益、发展潜力等重要指标上关注与审视。“这意味着,企业上市后,将面临巨大的来自资本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林海川强调。

  推动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与东莞城市发展目标不谋而合,这也要求东莞上市公司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提升。

  近年来,东莞资本市场发展迅速,2022年全市共有12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目前东莞上市企业数量位列广东省地级市的第一位,全国地级市的第七,看数量已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东莞上市公司以中小市值企业为主,较为缺乏大市值的企业。在林海川看来,这与其发展历史和产业结构有关。

  一方面,东莞上市公司普遍成立时间较晚,多数在2000年后成立,上市时间也较短,近一半的企业在过去5年内上市,历史积累不足;另一方面,东莞上市公司整体集中在产业链中间环节,缺乏上游资源型企业和下游终端型企业,而这两类企业更容易做大规模。

  “这也说明我们东莞的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林海川看来,随着东莞上市公司群体不断壮大,未来必然会有企业会往上下游扩张,最终成长为大市值、大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面对内部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和复杂多变的部环境,许多上市企业都在迎难而上、积极求变。而在危机中,危险与机遇是并存的。

  林海川对此则保持着平稳的心态,他指出,尽管IPO整体放缓,但北交所这一国家所鼓励的平台仍值得考虑。同时,企业可以不通过公开市场,而是通过被并购、融入更大的集团,从而获得融资和更大的发展机会。

  “市场关上了一扇门,可能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他说。

来源:南方日报
【编者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者收集整理,旨在与大家分享学习。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核实后将采取相应措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若有侵权或其他,请联系我们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第一时间配合删除。

我猜您一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