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艺|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 浮洋方潮盛铜锣与武汉铜锣、苏州铜锣在制作技艺上渊源相承。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分布于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浮洋墟及仙庭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清代咸丰年间,浮洋镇仙庭村的方明治到福建省连城县谋生,拜当地一位铜锣师傅为师,学会了铜锣制作技艺。回乡后,方明治创办作坊,独家制作铜锣。方明治创办的铜锣作坊位于仙庭村侍御宗祠后,至今遗址仍称“铜锣城”。后为营销方便,铜锣作坊迁址于
潮汕手艺——手钩花 手钩花,即钩编织服装,是传统的潮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其一针一线在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的手中,便能使之成为一件件时尚美丽的服饰摆件。一针一线,一抽一勾,曾经的技艺,现在的回忆,勾花的故事。待我细细告与你知。这是什么?“针啊”干嘛用的?“我母鸡啊”(不知道) 不奇怪,因为一开始小编我也不知道这针是干嘛用的,咳咳咳~不知道的同学注意听讲啦 勾针 勾针又称“花针”是奶奶辈
潮汕《潮历》2025版征稿活动开始啦!一本胶己人的文化日历! 2025《潮历》 征稿活动 即日起至 2024年8月31日 chaoshansc@163.com 征稿详情 2025版《潮历》征稿 《潮历》(2025版)图片征稿 摄影照片、绘画、剪纸、漫画均 …
惊艳! 33件潮州刺绣精品亮相巴黎-潮汕工艺; 惊艳! 33件潮州刺绣精品亮相巴黎 “棒极了!”“太精致了,不可思议!”“比画更美,太生动了!”……“锦绣丝路”中国精品刺绣艺术展6月1日在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 …
潮汕日历《潮历》2022版,作者代理批发买卖官方网站,一本属于全球潮汕人的日历! 潮汕日历,潮汕日历2022,潮历2022,潮历购买网站,潮历官网,潮汕人的日历,家己人的日历,潮汕视窗,潮历批发,潮历作者
林玉裳: 箧荜里的潮州文化灵魂—— “家庙+传承+工夫“ 2023年3月13日,首届广东省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这是广东省政府为表彰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而设立的荣誉奖项,2022 …
潮汕工艺|揭阳剪纸 揭阳剪纸是揭阳地区一项民间传统工艺,老一辈人称之为“铰花”。 揭阳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按适用范围可分为酬神喜庆、祭祀丧俗、欣赏装饰三大类。酬神喜庆剪纸以礼花类为主,颜色以红、橙和金为主,緑、黄为附,作配称。礼花也叫喜花,主要用于酬神供品的装饰。祭祀丧俗中的剪纸主要用于烧制祭品的装饰,所用纸张选用为蓝、青、黄、白色纸或金、银纸。欣赏剪纸一般比较写实,通常用在于家居装饰,如镜屏装挂或贴
潮汕手艺|潮汕竹帘画 潮汕竹帘画,历史悠久,艺术精湛,创始于唐代,兴盛于明代,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才停产,历时达1000多年。 明清时代,潮汕竹帘画主要用粉黄、粉红、粉绿、粉蓝彩绘,是潮汕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是别具一格的装饰艺术。竹帘画用粉橙等颜色彩绘内容吉祥的字画,以人物、花鸟为主,风格朴厚,凝重清雅,受到官民人等的喜爱。 潮汕地区竹帘画的专业化生产,始于1946年。当年汕头市联昌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逝世,他分离出中国第一株爱滋病病毒 曾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曾毅
潮汕文化—潮汕工艺—麦秆贴画 【导读】潮汕麦秆贴画,是一种经过漂染加工的麦秆,剪幅成画的民间艺术。它的历史很短,仅有60年左右时间,产生于潮州城区。中国麦秆贴画以广东潮州、浙江浦江、黑龙江、广西为主要产区。特产文化:麦秆贴画是在麦秆编结的小工艺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40年代,广东潮州绸缎庄开始兼营在黑底色纸片或绸缎上拼贴本色麦秆的麦秆贴画,风格简朴,销往东南亚各国。1948年,潮州“泰发号”专营麦秆贴画,销往香港。同年
潮汕工艺|钱坑木雕:在传承创新中“火起来” 钱坑木雕,素以“精微镂空”技艺而闻名,是省级非遗。近日,记者走进揭西县钱坑镇埔龙尾村,探访这个传统木雕产业发展相对活跃和集中的“木雕村”。 源远流长,木雕技艺传承百年 从揭阳学宫的盘龙柱木雕,到揭阳关帝庙内外屋檐下的古建木雕;从妆台、卧床、屏风、博古架,到小摆件、挂屏……走进位于埔龙尾村的揭阳钱坑木雕博物馆,一份份珍贵文图资料,一件件极具特色的木雕作品,展示着一代代钱坑匠人的心灵手巧。 “俗
陶瓷微书赴西班牙展岀引起轰动——皇家艺术家协会特聘王芝文大师为会员 由中国汕头市王芝文陶瓷微书艺术馆主办、西班牙皇家艺术家协会(Reial Cercle Artstic)承办,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协会(SEAECE)协办的“王芝文陶瓷微书品鉴会 …
祖籍潮州,履历丰富,今出任香港科学院院长 据香港文汇报消息,香港科学院近日举行第七届周年大会,由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获选为新一任院长,担任创院院长7年的徐立之随即卸任。新任副院长则由数学家
潮汕工艺|老香橼(佛手瓜)制作技艺 老香橼(佛手瓜)是广东揭阳著名的水果加工制品,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揭西县的棉湖镇,普宁市流沙镇、池尾镇、里湖镇、石牌镇、梅林镇和华侨管理区,产品畅销港澳台、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和国家。 佛手为枸橼的一个变种,产于广东、广西的称为“广佛手”,是传统的名贵中药,位列十大广药之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枸橼产闽广间……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明代何乔
潮州民间传统手工艺品-香包 潮州香包,是潮汕地区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南宋时,潮州便已流传儿童佩戴香包辟暑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制作“扎绒粽球”或用香木雕成“粽球”状,裹以色彩艳丽的绸缎或布料,名曰“辟暑笼”,供儿童佩戴辟暑驱邪,并以示纪念屈原。当时的“辞暑笼”便是香包的始祖。后来,人们对“辟暑笼”进行改进,把包香木改为用绸缎缝制小袋,内装香料,因其香气袭人,故称“香包”。此外,形制亦变化为千姿